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

2022-04-01 15:2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欢迎阅读!
编年史,上海,现代化,一座,都市

上海得名于一条叫做“上海浦”的河流,他是吴淞江下游南岸有一条支流,与其相对应的另一条支流名叫“下海浦”,上海简称沪,是指一种捕鱼的工具。

上海另一简称为“申”,申之得名源于春申君。 华亭县,县治在今松江县城。

“华亭”一名与三国东吴名将陆逊有关,此后,泖湖一带成了陆氏庄园,九峰成了陆氏墓地和家山,长谷,被后人称作华亭谷,华亭县即得名于华亭谷,华亭又名云间,至此,云间成了华亭的俗称,日后成为上海地区的俗称。

现在上海西部青浦区境的吴淞江南岸,矗立着一座古老的七级残塔,也有11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青龙镇报德寺塔,是上海现存古迹之一。

上海从嘉靖329月,兴工筑城至11月竣工,仅用两个月时间,便筑成了一座周围九里高2.4丈的城墙,城的四周辟城门六处,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北),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晏海门(北门)。到了清末,由于时代变迁,旧城墙已失去了防御作用,反而阻碍着近代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最后在1912年至1914年间被拆除,这是后话。

吴淞江原名松江,黄浦江原本只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 隋唐以前,上海地区的大姓以陆、顾为主。

青浦县北有一地名叫孔宅,相传系孔子22世孙孔潜时移居于此,因而名之。 金山县枫泾,有孟家堰,据传乃亚圣孟子后代,移居于此而得名。 大致出来,以吴淞江为界,其下游南北两岸各属不同的政区系统,其南部地区与唐代华亭县范围为基础,不断分土划治,以致诸县成立,但北面的嘉定,宝山,以及孤悬于长江口的崇明性,这不在“华亭系统”之列,就今上海市全境而言,元代松江府下属之华庭,上海二悬 ,仅为南部疆域。

明代松江府有二悬增至三悬,新增一县就是青浦县。

元代将江南悬分为三等,3万户以上为上县,一万户以上为中县,不到一万户为下县。

上海地区棉花的引进和种植是在南宋时期,由于纺织技术落后,棉纺织业一直兴盛不起来,宋元之际,乌泥泾人,黄道婆从崖州(今海南岛)带回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造福于上海地区。

上海的乌泥泾(今华泾),因黄道婆而著名,是上海地区植棉织布的发祥地。


龙华七宝一带出稀布,俗称“龙华稀”,南翔、罗店是吴松江北之两大巨镇,有金罗店、银南翔之说。

新场镇,距下沙九里,一名南下砂,以盐场新迁而得名。 说到上海的物产,历史最悠久的要算盐、棉、渔。

上海出产一种四腮鲈鱼,古来就远近闻名,这种鱼俗称虾虎。

甜瓜的品种比西瓜多,上海地区以宝山罗店的海冬青,松江的亭新雪瓜,嘉定南翔,一带的雪团瓜,最为香甜爽脆。

上海的酿酒比较有名的有松江的“雪香海”嘉定的“蜜林檎”“郁金香” 初四清晨,上海的各街巷已有新鲜的鲤鱼叫卖,因鲤鱼与“利鱼”谐音,故为初5日接财神必备,鲤鱼,因此又称元宝鱼,有人用红丝扣鱼鳍,挨家挨户的送,称为送元宝,接财神时,一般都在家中供列蜜枣,桂圆等干果与猪头、鲤鱼,雄鸡为三牲,一般各商铺工场都于初一至初五停业休息,叫做“封关”,初五接财神,共三牲鲤鱼祭神后,放生于城隍庙荷花池中,晚上吃财神酒,初六各店铺相继开门营业,称为开市。

上海民谚有“正月半夜接灶君,荠菜圆子肉馄饨”,园子又称珍珠园,与混沌为元宵节食。

二月十二日为花神节,农历三月十三为天后诞辰,三月二十八逢城隍夫人诞辰,315人民都往龙华寺敬香,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专供弥勒的弥勒殿。

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传说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或称大佛诞。

五月十三相传为关帝的生日,这天下雨,称为磨刀雨,是天赐磨刀水,以杀疫鬼。

730为地藏王诞辰。

十二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成道日的。

沪城八景是古代上海最主要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八景各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海天旭日,黄浦秋涛,吴淞烟雨,野渡蒹葭,江皋霁雪,龙华晚钟,石梁夜月,凤楼远眺。

豫园,豫是周易64卦中的一卦,还有平安健康之象。

四明指宁波,宁波府台内会稽山主峰上有四穴,像窗一样通着光线,故宁波,别名四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d8bf6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