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2022-12-24 08:2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人际关系,综述,社会,研究,网络



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本文根据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将国内外研究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消极敌对的,另一类则认为是健康积极的。文章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积极的,但须加以引导。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网络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是指互联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情境所形成的一个沟通信息的空间。就其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关系而言,它也是一种社会形式。健康友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个体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社区的发展,网络社会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网络人际关系已成为人们与网络社会联系的纽带。因此,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将相关研究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消极敌对的,另一类则认为是健康积极的。



消极敌对的网络人际关系研究

SproullStollKiesler 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在互联网上不可能建立真诚的、亲密的和稳定的人际关系。Stoll(1995)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浅薄的、虚幻的、剥削的和敌对的。Kraut等人(1998)指出,在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大多数是脆弱的。Kiesler等人(1999)认为,人们对互联网上交往同伴的典型感觉是不如网下建立的人际关系的同伴亲密,许多网络人际关系建立导致的是信息的支持,而非情感的支持、有形的帮助或者友谊。Cornwell等人(2002)发现,聊天室发展起来的浪漫关系较少卷入承诺、严肃性,倾向于较多错误的呈现自己(年龄、生理特征)。李国华、仇小敏(2004)认为,网络人际关系以高效率和低稳定性即松散性为特征。夏俊(2003)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调查,发现近一半大学生对网友不信任。研究者们认为,出现这种结果,主要由网络交往本身的特点所决定:



网络交往中缺乏身体线索和非言语线索。网络交往双方一般不发生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主要是通过网络语言和符号传递信息。根据线索过滤原则和社会呈现理论,随着社会线索的缺乏以及社会呈现的降低,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建立亲密的、真诚的人际关系。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匿名性是网络交往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的消极作用是人们可以为所欲为,无所顾忌。Riva(2002)指出,网络交往不保证使用者所宣称的




身份是真实的身份。在虚假的信息基础上很难建立起真诚、亲密的人际关系。外,在网络交往中,当对方不令人满意时,人们更多地使用谩骂、侮辱性质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甚至随意退出交往。



网络交往缺乏有效交往所依赖的规则,核心是人际信任问题。高度的人际信任建立在彼此之间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而这必须在交往双方的频繁接触后才能达成。网上人际信任缺乏现实人际信任所需要的基础,因而不可能建立亲密的、真诚的人际关系。



网络交往具有一次博弈的特征,即网络交往没有充足的交往时间,因而建立真诚的、稳定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可能的。此外,网络交往中人们对对方的期望、要求等都不是很高,导致人际关系的短期性和欠深刻性。网络交往具有近而远朋友遍天下,相知有几人天涯若比邻,比邻若天涯的矛盾性质。这种交流安全、新奇,但却没有深度。



综上,否定网络人际关系者的基本立场是:网络人际关系只是一种游戏万不可当真,这就是网络交往的游戏规则。



健康积极的网络人际关系研究

与否定网络交往以及网络人际关系的观点相反,WallacePerisMcCownWhitty等为主的研究者认为网络交往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允许人们加入团体,并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建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不仅是真实的、亲切的,而且是牢固的、有效的。Wallace认为互联网上虚拟的朋友和现实的面对面的朋友一样的亲切、熟悉;Peris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网络人际关系是健康的,是网下面对面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McCown等人对30名经常使用互联网聊天室与人交流的被试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同别人交流的人在交往中一般是真诚的(尽管他们经常不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其中80%的被试者在网上建立了临时的或友好的人际关系,6%的被试者建立了亲密的或浪漫的人际关系。



Whitty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专门研究了聊天室中情感支持的可利用性,研究结果支持了互联网确实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机会的观点。Mckenna等人通过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上网不是远离真实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个人使用互联网不仅维持已有的人际关系,而且也在一个相对没有威胁的环境下建立新的亲密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刘惠芬、张平锋通过对大学生使用BBS的研究结果表明,兴趣的同一性在网络交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互联网上找到志同道合者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上述研究结论是由网络交往的以下特点决定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f5f7aa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