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后感

2022-09-25 01: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子夜》读后感》,欢迎阅读!
子夜,读后感

《子夜》读后感

往往,最难以忍受的不是漫长的深夜,而是微露朝意却依旧遥遥无期的子夜。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它从一九三一年十月写起,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完稿。在动笔以前,茅盾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准备和构思的过程。

近代的中国,处处充斥着投机,充斥着尔虞我诈。本想通过自身奋斗,实现工业强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们,在外商、金融界、时局动荡与个人利益四条火线的夹击下,早已举步为艰。然而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却又异常尖锐,一方面是税收成本加剧而不得不减少的工人工资所引发的大范围工潮,另一方面又是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同行间产生的挤压兼并。

正所谓: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民族资产阶级在贫瘠险恶的土壤上步步为营。正如书中的工业大亨吴荪甫一样,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们不得不依靠自己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

于是从事实业的现款被用于为其服务的金融业,金融业所融资金又被用于投机行业和收购行为,近而导致大面积资


金短缺的局面。这样恶性循环的终点,便是再次回到想要依靠却又不可能依靠的金融业这块土壤。吴荪甫败了,败在最后时刻的众叛亲离。而中华民族的斗争却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民族资产阶级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淹没在无边的黑夜,而工人阶级所领导的政权却驱散了黑夜,走向了光亮的黎明。

读完《子夜》,感慨之余,我静静地思索,《子夜》就像是一本历史书、政治书,告诉了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告诉了我们只有追随共产党领导的正义之师,才是解放中国的惟一出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1157d5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