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商店标牌语言景观研究

2022-05-31 02:4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汕头市商店标牌语言景观研究》,欢迎阅读!
汕头市,标牌,景观,商店,语言



汕头市商店标牌语言景观研究

语言景观研究公共空间标牌上语言文字的呈现问题。本文运用语言景观的研究方法,以汕头市商店标牌为研究对象,从语码使用情况”“用字特点”“不规范现象三方面调查了汕头市的语言景观。研究发现:1.汕头市国际化程度不高,语言景观呈现的多语现象不明显,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2.繁体字使用频率较高,商店名称多使用传统通名,缺乏创新和活力,语言景观整体呈现出古朴的文化特征;3.汕头市民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较强,语言景观呈现出较为规整的面貌。



标签:语言景观 商店标牌 多语现象 用字 语言规范

一、引言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研究是近年来社会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早由Landry&Bourhis1997)在《语言景观与民族语言活力:一项实证性研究》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一文中提出,并界定公共场所的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建筑标牌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一特定区域、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1]。此后,语言景观受到国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相继问世,研究内容涉及多语言使用、语言政策实施、英语的传播和扩散、多模态性等方面。2015年,荷兰著名出版公司John Benjamin设立的语言景观专刊“Linguistic Landscap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标志着国外语言景观的研究走向成熟。[2]



与之相比,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虽然对公共空间标牌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多集中在翻译及行业语特征方面,以语言景观为题的文献直到2009年才出现[3]。理论层面多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介;实证性层面则是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一地区的语言景观进行调查分析,不过,目前国内实证性研究成果太少,是语言景观研究中最薄弱的层面。



语言景观研究一般将标牌分为两类:一是官方标牌,又称自上而下的标牌top-down sings,如:政府机构标牌、交通指示牌、街名等;二是非官方标牌,又称自下而上的标牌(bottom-up sings,如:商店标牌、海报、广告牌等[4]相比于官方标牌,非官方标牌所受限制较少,语言使用较为自由,形式多样化,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区的语言情况。而商店标牌相比于海报、广告牌等临时性标牌,信息更加稳定,数量上也更占优势。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汕头市非官方的、以商店标牌为代表的语言景观。本次调研地点为汕头市繁华街道长平路、中山路及旅游景点小公园商业区,共拍摄照片436张,收集标牌549个①,考察商店招牌中的语码使用情况、用字特点、不规范现象,并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



二、商店标牌的语码使用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14a4a1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