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主席诗词,感受伟人魅力——毛主席的三首《十六字令》

2023-04-25 01:02: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毛主席诗词,感受伟人魅力——毛主席的三首《十六字令》》,欢迎阅读!
十六字,主席,伟人,诗词,感受

读毛主席诗词,感受伟人魅力——毛主席的三首《十六字令》

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注释】

1.十六字令:词牌名,是一种只有十六字的小令,以全调字数而取名。“小令”,是一种短小的词。

2.下鞍:从马鞍上下来。 3.回首:回头看。

4.离天三尺三:上离天只有三尺三,说明山很高。作者原注: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

5.巨澜:大浪。 6.酣:酣畅,痛快

7.锷:刀口、剑锋。《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

8.拄:支撑。 9.其间:天地之间 【简析】

这三首词通过对山的险峻、广阔,锋利的描写,塑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战斗力。

1.“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险峻巍峨地矗立在面前,红军没有从马鞍上下来,而是快马加鞭,飞驰而过;当翻越险峰之后,回头一看,才惊叹山之高,离天只有三尺三。

2.“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绵延起伏,像倒海翻江卷起的大浪一样;山峦延伸出去,像奔腾的战马正进行激烈的战斗。

3.“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高耸的山峰,像剑一样刺破青天,而锋刃却没有受到损伤;这巍峨的山峰,像顶天


立地的支柱,当天要塌落时,全凭它来支撑。

这三首小令从三个不同侧面描写了山的高大险峻、山的波澜壮阔和山的崇高品质,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幅群山万里图。第一首以山的高大伟岸衬托红军的高大形象。第二首用比喻手法写山的形状气势像滚滚巨浪,形容战斗场面的激烈壮观。第二首以高山顶天立地的品质象征党和红军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中表现出来的中流砥柱作用。诗人在词中巧妙地把中国革命的艰险曲折与高山的起伏连绵及难以攻克的险峻结合起来,同时又把中国工农红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刚毅品质与巍峨高山勇于擎天的崇高品格联系起来。在诗人笔下,山,具有象征意味;而人,更具有山的雄健、阳刚之美。山与人,浑然一体,意境独特。

三首词是一个整体,毛泽东写的是山,但是通过对山的描写,毛泽东那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和超凡的品格完全显露了出来。

红军过雪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36029e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