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课堂观察报告

2022-07-28 01:01: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课堂观察报告》,欢迎阅读!
上册,青蛙,课堂,观察,年级



《小青蛙找家》课堂观察报告

一、问题提出

艺术教育与小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正在实验探索阶段,我们音乐课为该理论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实验的沃土,为了更好地实施紊质教育,使每一个有区别的个体能够有差异的发展,实现个人应有的以及可能实现的最大最好的发展,使学生在广泛参与和亲身体验中获得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特组织低年级《小青蛙找家》音乐课进行实验分析,使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在理论基础上尝试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与诊断。

二、观察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奥尔夫与沉浸式相融合的音乐教学方法是进行低年级音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点之一。我个人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音乐教学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法相结合是十分适用的。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制订观察方案,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等;准备一份课程设计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2、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3、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

三、分析汇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节奏、旋律练习及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儿童出发,主张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沉浸式教学是国外双语教学领域的一种成功教学法,将沉浸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领域,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性的教法改革。在教学实践中高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创设的教学思路中,在一个虚拟的故事或情境中与音乐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我们把这种通过创设情境或描绘意境来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称之为沉浸式

1 / 2






音乐教学法。奥尔夫与沉浸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是现代音乐课改发展方向的前进道路之一。

1.导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节奏训练提高音乐投入度。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工具,对于儿童来说易于理解和接受。节奏也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在低年级节奏训练中,我们可以结合语言,提取节奏基石,使节奏练习生动、形象,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如本课的微课程导入:利用《小青玩找家》歌曲中的的节奏来引入。在这个课例在互动的情景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有思维的培养,在学生的验中获学生在宽松的师生互动中亲身体会到各种节奏的长短与节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引入到下一步的教学环节中。

2.针对新授内容采用沉浸式教学法加深学生音乐感受度。

对于低段音乐课,课堂的组织很重要,如何能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学生兴奋、爱急于表现的特点采用沉浸式的情境表演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例如《小青蛙找家》微课程中讲述了一个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故事,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主动性,将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歌曲:几只小青蛙在田野里捉害虫,他们消灭了很多害虫,今天的收获着大啊!天要黑了,赶快回家吧!(唱到:几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恩?小青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左看看(跳跳,呱呱!),右看看(跳跳,呱呱),啊,小青蛙找到回家的路啦!于是,它加快了脚步(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并回到座位上,坐端正。巧用、善用沉浸式音乐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整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有效组织课堂。

四、诊断建议

奥尔夫与沉浸式相融合的音乐教学方法在现阶段来说是一种过程式的探索音乐教育,讲究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强调学习和感悟音乐本身,两种方法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磨合,使学生在逐步的教学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50fc2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