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塘捉鱼》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22-12-12 18:2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车塘捉鱼》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欢迎阅读!
答案,训练,阅读,车塘捉,鱼》

《车塘捉鱼》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车塘捉鱼

江南水乡,可说家家有渔网。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 )鱼、( )蟹、( )虾、 ( )蚌,还会在塘边( )螺蛳。

最有趣的捕鱼活动要算车塘捉鱼那一次了。

冬至一过,北风呼呼,全村性的车塘捉鱼,就开始了。每家出一个劳力,先把塘和大河连接处用土垫死,塘埂上装上一部八人踏的大水车,而那部水车伸到塘里的架子,定要有两个人跳到塘里去架的。村里订的规矩,谁架好了,谁就可以额外得到塘里最大的两条鲫鱼,算是对下塘英雄的奖赏。

空气像凝结住似的,塘里结着薄冰。塘埂上站着密密匝匝的人。我们这些孩子都冷得直打寒噤。忽然村头的阿大、阿土两兄弟脱得精光,还对着瓶口豪爽地喝上满满一口烧酒,摆摆姿势,准备往水里跳,塘埂上顿时雀噪起来、阿土、阿大的脸也像将军一样威严。他们不就是我心目中的关公、浪里白条……这些英雄好汉么!我崇敬起他们来了、 ⑤“英雄终于跳入塘中,塘埂上一片吆喝:阿土、阿大当心冷!”“真作孽!”作什么孽? 英雄说这种话筒直……我狠狠地向说话人瞪了一眼。

⑥“英雄们终于装好了车架子、皮肉紫涨地上了岸。水车,像得到作战令箭似地立即动了起来。

塘底终于朝天了,塘底世界也尽收眼底。鱼儿在劈里啪啦地跳着;乌鳢头伏在塘泥里不做声;乌龟、甲鱼却在塘底不安地来回爬动着……

这时,大家拎着篮子、铅桶、木盆……跳到塘底捉鱼了。鱼被倒在指定的晒场上进行分配。当然最大的四条鲫鱼会放在一边,等待英雄们来领赏。而我们这些孩子,等大人捉完鱼,也就学着英雄跳水的姿态下了塘,去扫荡一些残存的小鱼、小虾、河蚌:我们站在水里溅了满脸满身的泥,却会不觉得冷,不觉得脏。 1.在第一小节的括号中应填的动词是 ( ) A.抓 捕掏摸 B.钓捕摸 C.捞 捉杀抓 D.打掏摸

2水车”“车干这两个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用上一题的方法,写出两人去架水车的架子。这句话中,两个的不同之处。

4村头的阿大、阿土对着瓶口豪爽地喝上满满一口烧酒。这句话的缩句是( ) A.阿大豪爽。 B.阿土对着瓶口。 C.阿大、阿土喝酒。 D.阿大、阿土喝烧酒。

5.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对英雄说这种话简直…… ( )

A.列举省略 B.引文省略

C.语意未完 D.说话断断续续 6.写出下面省略号可能省略的内容。

鱼儿在劈里啪啦地跳着;乌鳢头在塘泥里不做声;乌龟、甲鱼却在塘底不安地来回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下面的句子。

忽然村头的阿大、阿土两兄弟脱得精光,还对着瓶口豪爽地喝上满满一口烧酒,摆摆姿势,准备往水里跳,塘埂上顿时雀噪起来。阿土,阿大的脸也像将军一样威严。 阿大、阿土为什么要往水里跳?

塘埂上的人为什么雀噪”?

8.阿土、阿大跳入水中后有人说真作孽真作孽的意思是 ( ) A.阿土、阿大不该这么做。 B.阿土、阿大受苦了。 C.阿土、阿大破坏了环境。 D.阿土、阿大肯定要生病。 9.文章中的英雄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0.你认为阿土、阿大是英雄吗?为什么?

11.用“ ”线在文章中画出描写天气寒冷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1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文章分为4段,最合适的分法是( )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③⑤⑥⑦⑧ C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3.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14.文章写得最详细的内容是 ( )

A.介绍村规。 B英雄下水之前。 C.车干塘水。 D. 孩子捉鱼。 15.摘录文中两句比喻句。 《车塘捉鱼》答案 1. A

2. 名称,装水的车;动作;抽干水

3. 前者表示动作,是支搭起来的意思。后者表示名称,是用来支撑的东西的意思。 4. D 5. C

6. 其他水中动物的情况 7. 到塘里去架车。兴奋 8. D

9. 表示特定的称谓,代指阿土,阿大

10. 是,为了全村的车塘捕鱼,不畏寒冷,下水架车

11. “塘里结了薄冰我们这些孩子都冷得直打寒噤。衬托阿土、阿大的不畏寒冷 12. A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874e3d6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