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以延安市甘谷驿历史文化旅游名镇为例 李强

2022-05-10 22:4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以延安市甘谷驿历史文化旅游名镇为例 李强》,欢迎阅读!
甘谷驿,延安市,李强,文化型,规划设计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以延安市甘谷驿历史

文化旅游名镇为例 李强

摘要:特色小镇是当前小城镇建设的热点,是新时期、新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对提高我国城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延安市甘谷驿历史文化旅游名镇为例,从规划思路与定位、总体布局、重点项目策划、规划实施等方面探讨了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新思路,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古驿站;延安 1 项目背景

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打造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延安市甘谷驿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区域旅游业发展转型和区域交通条件改善为依托,以延安东线旅游快速发展为契机,提出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建设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 2 发展现状 2.1区域格局

甘谷驿镇位于延安市东北约36km,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丘陵沟壑区,属北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延河自西向东流经镇区,延(安)延(川)高速、21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2.2历史沿革

早在南北朝时期(477年),政府就在甘谷驿设立了广武郡;宋代,由于边塞战事不断,烽火连年,甘谷驿镇成为闻名遐迩的三关门户,留下了杨六郎训练士兵的练兵场和脚踏雁门关,一箭射到大青山的英雄传说;明洪武年初1368年),朝廷在甘谷驿镇设立驿站,至清末该驿站尚有在编驿马和人员。 2.3遗址遗迹

甘谷驿古镇区位于延河北岸,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北山是整个古镇的龙脉,古城墙依山就势、蜿蜒曲折,城内街巷交错、尺度宜人,是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典范。境内现有古城墙、烽火台、古驿站、骡马店、天主教堂、老爷庙、城隍庙、娘娘庙、龙王庙、驻兵窑洞、宝峰寺、雁门关、关帝庙等数十处遗址和历史文化遗存。

2.4发展现状

甘谷驿镇总人口1.45万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全镇农业基础良好,拥有西瓜、甜瓜、红薯等名优农特产品;工业以延长石油甘谷驿采油厂为主体;第三产业以城镇特色商品销售为主。镇区现有镇政府、村委会、两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初级中学、派出所、农贸市场、汽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延河以南是耕地及温室大棚,镇区以北是北山,以东为甘谷驿采油厂和农林用地,以西均为农林用地。 2.5问题识别

1)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从现状建成环境来看,整体风貌、建筑保护、基础设施、空间环境等条件还不理想。

2)农业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但农业观光旅游尚未开始,附加值的开发不足,需要旅游业带动。

3)山体、延河、耕地、林地、古镇、村庄、道路等要素没能组织成一定的序列,未形成统一的整体。

4)城镇布局和城镇形态上未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没


有形成相互依托的统一体。 3 规划思路与定位 3.1规划思路

以古驿站文化为主题,以古城墙、古驿站、古教堂等历史遗存为基础,以建设文化旅游名镇为目标,以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为主体,建设陕北地区唯一、延安市民乃至周边100km城镇居民旅游度假最佳目的地。 3.2项目定位

1)总体定位:以千年古郡,百年驿站,现代田园为主题,打造集驿站文化体验、古代军事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体验、西方文化体验以及旅游度假、农业观光、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古驿站休闲度假特色小镇。

2)目标定位:陕北一流乡村旅游度假型景区;延安市民乡村休闲度假首选基地;AAA级旅游度假景区。

3)规模定位:城镇建设用地319.23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规划人口3万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4 总体布局 4.1空间形态

依托城镇历史空间形态,规划将呈现出连环太极、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金带环绕的中国传统风水空间格局。由延河五个拐角连续形成类似太极的连环图腾,寓意山、水、林、田、路、城的和谐统一。 4.2功能结构

根据城镇空间形态,合理布置城镇功能空间,形成一带六区的城镇功能结构:一带即延河景观带;六区分别为古驿站小镇、旅游休闲度假酒店群、杨家将古代军事文化体验区、石油工业历史展示区、农业观光区、运动休闲区。 4.3重点项目策划 1)延河景观带

规划利用延河良好的自然景观进行公共绿地建设,沿河规划防护绿地、儿童游乐园、水上乐园、湿地公园、南台北塔地标、石刻文化区等功能空间,形成具有生态功能、防护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延河景观带。 2)古驿站小镇

规划依托现状城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重点建设古城墙、民俗文化一条街、餐饮美食一条街,保护性改造古驿站遗址和骡马店遗址,恢复钟楼、城隍庙、娘娘庙、戏楼等历史建筑,将其建设成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 3)旅游休闲度假酒店群

规划利用城镇距离延安市区较近的交通优势,重点建设旅游度假酒店群、黄土雕塑园、商务中心、古镇艺术中心、龙王庙、古驿庄园、院落式酒店、滨河公园以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等,将其打造成为延安市的旅游服务度假基地。 4)杨家将古代军事文化体验区

规划依托杨六郎脚踏雁门关,一箭射到大青山的英雄传说,以古代军事化为核心,以杨业、佘太君、杨延昭等杨家将人物与典故为题材,以古代军事化展览馆、杨六郎主题雕塑、契丹军俑阵、文化石刻的建设为重点,建设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体验基地。

5)石油工业历史展示区

规划依托甘谷驿采油厂的工业景观,将工业设施与工业旅游相结合,打造以工业参观、展览、工业娱乐项目等为主的石油工业旅游基地。


6)农业观光区

规划依托延河南岸优质的土壤条件和悠久的农业历史,重点建设林果观光、红薯种植与加工、温室果蔬种植、优质粮食作物种植四大板块,打造集生态农产品种植、红薯深加工、农业观光采摘、展览展示、科普教育、亲子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 5 规划实施

根据《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甘谷驿镇被列入76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城镇,项目采用PPP建设运营模式,项目公司负责项目投融资、建设、维护和移交等全过程管理。项目整体上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为整体环境提升阶段,修复与整体重建城墙和烽火台,建设南、东、西城楼及南门广场,改造二道街,整治古驿路风貌等;二期为重点建设阶段,建设驿站休闲度假酒店群、杨家将军事文化广场建设、原乡生活体验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三期是特色小镇品牌形象全面提升阶段,重点打造林果观光区、红薯种植与加工区、石油工业历史展示区等景点。 6 结语

甘谷驿镇具有清晰可循的历史脉络、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规划建设在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紧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古镇旅游业发展打开了一扇国际化的大门。项目实施后,年旅游人数可达50万人次以上,新增6000个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入近5000元,将最终实现文化大镇、旅游名镇、经济强镇的小镇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鸿雁.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名城,2017,(01):4-10.[2017-09-04].

[2]陈立旭.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

[3]张程.浅析蓬莱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5):283-283

[4]徐晓曦.“城市修补理念下特色小城镇旅游适应性更新研究[D].东南大学,20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1779616d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