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长孙皇后

2022-07-26 23:0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略论长孙皇后》,欢迎阅读!
长孙,略论,皇后



略论长孙皇后

摘要: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后妃常常与外戚相攀结,造成极大的祸害。然而也有一些贤明的后妃,如长孙皇后,她作为封建开明君主的贤妻与良佐,对于维护社稷,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长孙皇后 李世民 爱才 节俭 近来看电视剧,有很多后妃戏。笔者便作此文,谈一点粗浅看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后妃常常与外戚相攀结,构成封建统治上层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后妃干政,外戚专权,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劣迹,造成极大的祸害。然而也有一些贤明的后妃,如长孙皇后,她作为封建开明君主的贤内助,对于维护社稷、清明政治、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作用。

长孙皇后,出身显贵,父亲曾经作过隋朝右骁卫将军。十三岁长孙皇后便嫁给李世民。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明争暗斗,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长孙皇后尽力孝事高祖,谨承诸妃,小心翼翼地周旋上下,调解猜疑,维护李世民。在矛盾不可调解的关头,李世民先发制人,策划了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坚定地支持李世民,慰问和激励将士,使大家十分感奋,终于取得了玄武门事变的成功。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尽管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权斗争,但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得以上台,开创了比较清明的政治局面,客观上是有进步的历史意义的。

长孙皇后很注意规谏唐太宗珍惜贤才,爱护臣下。在一些有才干或正直敢言的大臣蒙冤时,她都想方设法出面劝阻,表现出一定的政治眼光。

唐太宗在位时,很有才干,又敢于直言极谏的魏征,他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一生中给唐太宗提了二百余事。劝谏时,言语忠直,不留情面,有时搞得唐太宗十分难堪,下不了台。一天,太宗罢朝回宫,怒道:非杀了这个乡下佬不可。长孙皇后问他骂谁,太宗说:魏征,他总是当众侮辱我。长孙皇后听后悄然退下,过会儿,身穿朝服立在庭前。那时皇后只有在参加隆重礼仪时才穿朝服,太宗见了十分惊讶。长孙皇后说:我是给您道贺的。因为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直正,不正是陛下的开明吗?太宗听后十分高兴。太宗时还有一位贤相,叫房玄龄,跟随太宗多年,忠心耿耿,足智多谋,曾为后代史家称为汉唐八相之一。因为小过,被发遣回家。长孙皇后病危时仍念念不忘。她在与太宗决别时说:房玄龄服侍陛下时间最长,平日小心谨慎,凡策划一些秘密事宜,他都有所予闻,却仍不泄漏一丝一毫,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要摒弃他。可见长孙皇后对朝臣是非常爱护的。

长孙皇后喜图传,祝与善恶以自鉴。她能从历史中得到深刻教训,十分注意把宫廷之祸,外戚之害作为借鉴,加以警戒。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唐太宗的功臣元勋,太宗想提拔他为左武候大将军,并吏部尚书等要职,依为腹心,辅佐朝政。长孙皇后坚决不同意,劝唐太宗说:我身为皇后,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并以汉代吕后等人擅权的教训来开导太宗,太宗不听,长孙皇后便又私下让无忌苦心逊职直到太宗答应,改授实权不大的闲散官职,长孙皇后才喜见颜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社会,身为皇后,满门生辉,一荣俱荣,这本是无可非议的。可是长孙皇后能严以律己,不循私情,是难能可贵的。没有长远的政治眼光是不可能做到的。其实,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朝廷的长治久安,实在也是后妃亲属得以保全的长久之计。长孙皇后深知这一点,她说:妾家以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501f29f90f76c660371a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