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022-04-25 05: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欢迎阅读!
熟读深思,不厌,自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作者:陈亦蓉

来源:《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11年第02

【摘 要】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的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笔者以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诵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音读、意读、美读三个阶段,能让学生深入地领会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诵读 音读 意读 美读

诵读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是由汉语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尤其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手段。柯蓝有句发自心底的话:散文诗的生命在于朗诵。这句话看似很通俗易懂,但实际它揭示了散文诗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而与之相通的兼具着意境美与情趣美的古典诗歌也同样需要用诵读去领略它的魅力,理解它的内蕴。理解了才能更好地传承古典诗歌这一宝贵的文化。笔者在利用诵读进行古典诗歌的教学中体会到诵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感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三个环节的诵读,分别发挥了三方面的不同的作用:

一、音读诗歌,轻推理解诗歌的大门

音读诗歌,主要是指让学生读准字音,处理好句中停顿,把握好诵读的节奏、速度、语调和语气等,这能为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打下基础。古代诗歌的语言形式是文言,因此,诗歌字面上就可能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读音,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字,是读“jiàn”呢,还是读“xiàn”呢?读“jiàn”看见来理解,读“xiàn”出现来理解,两种不同的读法会造成诗句含义的变化。若作出现理解,似乎违背了客观性,南山客观存在;也与情景不符,前句采菊东篱下作者是低着头的,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南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是自然之理。因此,南山不是悠然出现的,根据诗歌的语意,此处当作“jiàn”来朗读。而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初次接触一首诗时就会产生疑问,教师在音读诗歌这一个环节就应该给予学生指导,并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帮助他们开启理解诗歌的大门。

此外,古代诗歌的语言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以及长短不一的杂言,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不同的停顿方法,而不同的停顿则会造成诗句内涵的变化,所谓不要把诗句读破,指的就是正确的断句,如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句中语气词,表停顿来理解,而非代词连词,因此停顿时应读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正确停顿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学生在正确把握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5e96b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