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高中生获奖作品两篇

2022-12-23 05:0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高中生获奖作品两篇》,欢迎阅读!
获奖作品,端午,高中生,征文,节日

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高中生获奖作品两篇

篇一:端午佳节忆屈原

江湖从此去,岂任烟雨就凭生。此行转身后,无愿丰裕唯愿晴。 几度寻望,轮回的迢迢夜阑再次流觞。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热闹非凡,吃粽子,赛龙舟大抵都是为了祭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展开。夜无声,月无语,仅有的几颗星辰,随着流浪天地的行云,见证了这岁月。

屈原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也是留给世人永远的感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我们应做的是透过屈原个例,来窥测悲剧缘由。从而鉴往知来,推动时代发展。

汨罗江畔,冷雨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佩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屈原似是一滴水,但滴水藏海,背后的是深广的社会背景和独特的个人性格特征。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诏令,这么棘手的差事啊;你却毫无畏惧的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先路也。”后却被谗言所害,被楚怀王流斥,被顷襄王流放。这中的怀王,顾念私利而不顾大局,纵张仪猛虎归山。这不是昏庸是什么? 屈原似是一道光,光束背后,是其自我圣化的道德理想主义。屈原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屈原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当然,屈原的自我圣化,并非为了自作圣王,而是为了圣人的姿态辅助圣王,从而建立一个人间天国——道德理想国。屈原将自己的理想政治称之为“美政”可是,现实却击碎了他的理想乌托邦。

莫若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心尽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你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

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每一首诗都是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成为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墨的咒语。

他的诗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呜呼,也凭风把烛吹落,泪眼无着望银河。端午节里忆屈原,雄哉,乐哉! 篇二:何处粽香又满堂 已是六月。

初夏的雨也吵过了,蝉也躁动起来了。家家厨房里漫开了糯米的香甜气味。又是一年五月五,艾叶清芬,粽子甜香,鼓声阵阵,尽是端阳。

我和老妈坐在厨房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老妈正在淘米。我问何故,老妈眨眨眼:“包粽子嘛。”我瞠目结舌:“你还会包粽子?”老妈拿起一片粽叶围成漏斗状,捞出一把米放进去,自顾自地:“开玩笑,你妈能连粽子都不会包?

1




这是你姥姥教我的手艺。我小时候,比端午早一个月你姥姥就开始包粽子了,直包到端午呢。我和你舅就爱过端午,能吃一个月又香又甜的大粽子。”我看着她手中装好米的小漏斗被余出的粽叶左缠右绕,很快变成一个胖乎乎的四角粽子。老妈扯出一根白线把粽子系好,我看的眼馋,可又生出疑惑:“我怎么从来没看你包过?”

老妈没有抬头,又拿起一片新的粽叶:“腰不好,不敢久坐,包一顿粽子就得一两个小时,不然早就包了。”她抬起头看我一眼:“你也快上高中了,再不教你就没有时间了。你姥姥这么好的手艺,不能丢了。” 我看着她手中一个一个渐渐成形、被赋予生命的粽子,眼前仿佛浮现出三十年前,在老家的灶间里,姥姥一边包粽子,一边对妈妈手中的粽子指指点点。还是少女的妈妈心灵手巧,一点就通。一大一小包的粽子很快就堆满了一盆。姥姥起身去喂牲口,妈妈点着灶火,挑了一大桶水倒进锅里,把粽子也倒进去,盖上锅盖。妈妈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烧火,渐渐闻到糯米的香甜而浓郁的气味,还有红枣的清香,不禁偷笑着,把灶里的火烧得更旺……

我收回思绪,看着盆里安静躺着的粽子,一个个胀鼓鼓的小肚皮里,是不是藏着传统流传千年的、正渐渐消失的秘密?

我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卷成杯状,放米,小心翼翼的把它包成四角状。老妈瞥我一眼,毫不掩饰她的嫌弃:“你那弄了点啥?米要装多装实落,叶要围紧,你看你这粽子苗条的。”她接过我手中瘪的可怜的粽子,稍加修缮,粽子又变成神气活现的小胖墩。我不甘示弱,从头再来,成功包出了像样的粽子。老妈笑着点头,夸我一句“不错”,接着捶捶腰站起来。我笑笑说:“您还是退居二线当顾问吧,剩下的我包了。”老妈倚着桌子,笑意盈盈,眼中有不知名的光在闪动。

我包光了所有的粽叶。我妈把粽子下到锅里说:“包了七八十呢,只能分批煮了。剩下点糯米明天给你做珍珠丸子吃。”我一蹦三尺:“老妈万岁!” 那天中午的粽子,是我吃的最香的粽子。看着煮熟的粽子几乎都不舍得拆开。苇叶清香萦鼻,糯米软香甜心。口舌之欢已满,滋味悠长可期。

那晚我和好友在楼下散步,我提起中午包粽子的经历,她流露出一丝伤感:“我妈不会包粽子。我姥姥奶奶都会可是她不愿意学,说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家每年端午都吃买的粽子。机器包的粽子没有感情,吃着味儿都不对。” 我们一路走着,静静地闻着家家户户飘出的粽子香味。这里面有有多少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粽子?何处的粽香又弥漫了谁家的厅堂? 这悠悠粽香还能飘多久?飘到盈虚何方?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5f947d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