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2022-12-25 01:0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欢迎阅读!
儒家,传统文化,中国,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作者:原震澎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8

摘要:我国进入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由传统的非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而社会转型的实质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目的追求的结果,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人的素养全面提升以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儒家文化;君子之道;礼仪之道;中庸之道

人类文化多元化、文化生态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是由于多样民族、多元文化,才使得人类文化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文化的边界正在日益模糊,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现象日益明显化。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瑰宝-儒家文化,对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对国人的影响已深入骨髓。 一、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1]包含君子之道、礼仪之道、中庸之道以及义文化和孝文化作。其次,和合”[2]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1)君子之道

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就是君子,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特点之一是君子不忧不,即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后悔、不愧疚,面对未知的事情无所畏惧,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君子坦荡荡。关于君子和小人,《论语·颜渊》篇这样描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意思是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成人之美也就成为了君子的行为准则。此外,《礼记·礼运》也提到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举德才兼备的人为大家做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这也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世界,而由大家选举出的贤能之才便是君子,他们要为大家谋福利,从而达到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据此,我们将君子之道细分为坦荡进取、成人之美和天为公。 2)礼仪之道

中华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素来注重礼节仪式,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札记·儒行》提到:礼节者,仁之貌也。即说话礼貌行为节制这些行为都是一个有仁义的儒者最基本的表现。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也是自身做人做事的准则,有礼有节方为礼仪之人。而谈到提高自我修养时,慎独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它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强调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望,不需要别人的监督,自己就可以做到慎重思考、谨慎做事。此外,《孟子·离娄章句下》中提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也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礼仪之人我们要修身还要敬人。据此,我们将礼仪之道细分为有礼有节、爱人爱己和慎独慎思。 3)中庸之道

儒家的道德标准源于人性,重点强调中、庸。中庸之道是的结合。即规则,是我们行事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平常之道,也就是权变,是变化,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及时的调整,也就是。孔子把实行忠恕、仁道作为自己行为的,他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实行仁道,以达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此外,还有居中思维的意思,即《中庸》中写到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要求我们对喜怒哀乐保持居中状态,即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最后,古人在提升自身修养强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任何时候都不因外物之优和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和个人之失而悲。 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5000 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需要展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首先,吸取先进国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建立我们自己文化状况的文化财保护制度。通过立法以及完善制度,从而约束和规定传统文化持有者和传承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真正让传统文化生存、运用和发展于同时代的文化之中,并依靠本土、本地的文化、智慧和语言架构自己的、能动的文化空间

另外,在大学中建立民间文化活态传承机制。现代大学不仅仅是要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更应当承担起从事文化的传承、抢救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使之成为教学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一代英才的同时又能起到保护文化的作用。而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之所。所以,大学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传授知识的地方,而应该成为担负起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丰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传给我们的子子孙孙,将其世代永葆的时代重任之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和美德,对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同时,开创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方法,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传统文化为祖国的伟大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全面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3] 参考文献:

[1]以古制为筋骨展先贤之遗风——读《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展评》,郭军,刘敏-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cqvip.com

[2]“与大国之道,姚春敏-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cqvip.com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王爱云-學術論壇,2008-airitilibrary.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906b3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