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汶川大地震心得感想之八:学会感恩

2022-05-28 11:3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亲历汶川大地震心得感想之八:学会感恩》,欢迎阅读!
汶川,亲历,感想,感恩,地震

------- 精选范文 ------- 亲历汶川大地震心得感想之八:学会感恩

(八)学会感恩

也许自从李冰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都江堰人似乎一直都有些优人一等的感觉。都江堰水利工程带来的益处,正如作家余秋雨先生所说的那样远远比过长城。他们除把“温(温江)、郫(郫县)、崇(崇州)、新(新都)、灌(灌县,现即都江堰)”五县以外的四川其他地方统称为“下五县”,把来自巴中的我和另一个来自遂宁的同事TJ说成是来自“红苕国”的人。这上五县可能就是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的所在了。我是这样解释的“上”子。这里和我的老家比,土地的确肥沃得多,由于水的方便,种庄稼要比其它地方容易得多,轻松得多。由于离成都不太远,所以很多农民很快忙完农活后就在附近找短工打。生活在这个小平原里,作为四川人,是幸运的,他们永远不需感受李白的“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样上坡下坎的艰难,从较早的鸡公车到自行车,再到摩托三轮,减轻着人们的负重之苦。平日没事的时候,就三四个在一起,打打麻将,近年来又兴起斗地主。我走出“祖国”,到这里行医谋生,天生反应迟钝,远不能和他们同场竞技。就是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为李冰自豪着,为都江堰骄傲着。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受灾。正如一些人说的那样,我们以前只是从电视上看灾民,没想到我们今天也成了电视里的灾民。

地震后,我们就陆陆续续地收到从各个地方支援来的物资,方便面,纯净水,牛奶,饼干,药品等等,每每看到一车一车的东西送来,我感到无比的温暖。虽然我们还有很多人还有衣服穿,有饭吃,甚至一些人还有酒有肉。但还是让我们记住自己,我们是灾民。虽然我们不比别人低等,但我们只要对生命敬畏,就须要对这所有支援感恩。还记得五月十二日那夜里的冷么?还记得那饥饿么?还听说居住在汶川里的人们还有人在挨饿呢。然而,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总是有的。我不愿提及,只是想,我们要象感谢李冰那样感谢所有支援我们的人们,敬畏那些为延续宝贵生命而必需支援的物资。不管我们以前的生活如何优裕,也不管我们以后的生活如何宽裕,我们此时就是灾民,

亲历汶川大地震心得感想之八:学会感恩


------- 精选范文 -------

我们也为煮饭而找水苦恼,为上厕所不方便而困扰过,我们也为在老家那倒掉了围墙的敞院坝里洗澡而尴尬过,我们为没有通电而看不成电视,上不了网……我们正为这在平时看来是极普通的一切,而今却变成了一个个生活的大麻烦了。现在,我们才正真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它如此平常,几乎不为我们觉察——似清凉的水,象新鲜的空气。就让我们为这幸福祈愿!为这幸福,同时学会感恩吧!



亲历汶川大地震心得感想之八:学会感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cf2667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