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在青少年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2022-07-21 15:2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在青少年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必要性》,欢迎阅读!
三方,必要性,中华,素养,合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在青少年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作者:沈洪宇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6年第10

要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为造就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现代化人才,学校培养、家庭教育、社会熏陶应有机结合,三方施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最大程度优化三方现有的资源配置,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各司其职,合作监督,齐头并进、整体联动共筑教育长城,创造有利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长远发展的良好氛围,这是掀起当前教育改革创新新格局的有利途径。 【关键词】家校社会合力;传统文化素养;互联网文化平台 1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对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意义。

加强学校管理,构建校园文化传播网络,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加深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洗礼;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加入中华优秀文化人文内容为主的教材,让学生可以在学校里领悟文化的精髓,树立文化的自信,感悟文化的深埋的感情。

家庭教育中应当集人文教育、规则教育、民主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和表率教育为一体,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传承经典,言传身教践行文化内涵。

社会教育应加强通过网络、电视、书籍、电子游戏等传播中华经典文化教案,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当今社会青少年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所在

中华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文明成果智慧总结,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优秀风俗、各种思想、各类精神观念形态的齐聚。中华传统文化可谓交叉穿梭在中国五千年人文历史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六艺,再后上升到精神层面而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自然科学等。一个民族不可能在一片荒漠上建立自己的新文化,一个人也不可能脱离自身成长的文化土壤来完善自我。正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青少年热爱生活的表现,是青少年摆正三观的表现,是青少年践行经典文化的表现。 3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在青少年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3.1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以举办主题活动的形式,提高孩子传统文化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e2e40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