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堂古城周氏宗谱记录

2022-07-19 19:3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莲堂古城周氏宗谱记录》,欢迎阅读!
周氏,爱莲堂,宗谱,古城,记录

爱莲堂古城周氏宗谱记录

2009123日星期五,与妻周育玲访亲,遇周氏族人于200691日修缮之《爱莲堂古城周氏宗谱》,余正悉心搜集儒家文化之文史资料,因撷其要而作此记录。



古城周氏宗谱爱莲堂之溯源于黄帝轩辕氏曾孙帝喾及元妃之子后稷,得氏受姓之第一世为前750年之周王朝三十四世汝南王族烈王。



这部周氏族谱的序言中说:“登昆仑,可观众山来脉;临沧海,可察诸水渊源。修宗谱,能明世系来源。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稽周氏系出始祖后稷,至文、武、周公而下,以国为姓,以封地为郡,故曰汝南周氏。《诗经》之《大雅》《周颂》歌颂周王功绩。孔子赞曰:“周德之至,周才之盛,盖集上古贵族之大成。

昔唐太宗命儒臣征天下谱谍质以考其真伪,有周氏不妄不诬,殆有独得其真者乎之赞。查周氏谱史,自周史小记,定世系、序昭穆,,魏晋以来续修宗谱,谱制始于李唐,详于赵宋。

周氏渊源及宗族文化,其先祖溯源岐阳,且以国为姓。陕西北部黄士高原地区的有熊国君少典氏公孙姓和有乔氏之女吴枢所生轩辕黄帝,率领部族抵抗外族侵略,修德政,安百姓,使部落日益强大,成为黄河流域的华夏族。由于长期居住于姬水流域,因此以姬为姓。

夏少康后政治腐败,废除农官,不窋逃至戎狄部落中,其孙公刘成为部落领袖,率领族人从邰(陕西武功县)迁于幽(今陕西甸邑)《诗经大雅公刘》中叙述了这次部族大迁徒。自公刘始九代世居幽地,后古公亶父为避免夺士杀人的战争,迁于岐山(今陕西岐山县),部放人民追随这位仁厚的领袖,在岐山下周原地区,构筑城市,建立国家,设立官职,发展农业,古公亶父因建国之功,称周太王,太王生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季历生周文王姬昌, 姬昌生子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秦始皇灭六国,周平王少子烈封于汝州(河南临汝),历十七世,遂以周为姓,另一支周赧王废除为庶人,迁于惮孤(河南临汝北)。这是周氏在夏代到秦朝之际的大致历程。

周氏的兴盛,在于武王革命建立周朝,和周公制定了礼乐典章制度,以孝悌之礼治天下。孔子曰:“孝,礼之先也。不爱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爱敬先于吾亲而后及于他人,斯不失先后之序矣。博爱当首先对内孝敬父母亲长,友爱兄弟,然后才能敦睦邻里,以诚待人、奉献社会。中国家族文化的精神由此形成。

周氏族氏中,尊后稷为一世,八世不窋遁走西戎,十世公刘于戎狄中复兴农业。十一世庆节立国于邰。

二十二世西周武王姬发(1027年生),其弟为周公姬旦,姬旦之子姬伯禽,为鲁国开国君主。 二十三世东周成王姬诵(1005年生),武王之子。

继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之后,周氏精英辈出,或以军功名世,或以学问传家。

周勃,公元前169年生,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绛侯),公元前180年后,平吕氏,迎立汉文帝刘恒。其次子周亚夫,为汉景帝时名将,有细柳营之佳话。

三十世祖周浚,随王浑讨伐东吴孙氏,斩东吴丞相张悌以下数千级,以军功显赫家世。 三十五世周瑜,为东汉未东吴名将。

四十二世周颙,以道学名世,西元465年甚得宋明帝器重。

五十八氏周敦颐(10171073),明代理学奠基人。号濂溪。本名敦实,避宋英宗《实录》之讳,改名敦颐。明神宗熙宁六年病逝。黄庭坚称“人口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生前曾作《太极图说》《通书》于《通书》中说人之至善本性即“诚”“诚”为“五常”之根本。欲达“至诚”,则需“主静”之修养,在个人修养上主张“静虚则明”“存诚主静”。他继承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著《爱莲说》,开启了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朱熹《濂溪先生祠堂记》中称誉周敦颐有“上承孔孟,下启二程”之功。


《爱莲堂古城周氏宗谱》以东周平王少子姬烈所传汝南周氏为世传主干(P58--59) 《锡山周氏光霁祠宗规》规定:

一、敦在本:尊崇天地,敬奉祖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友爱兄弟 二、重道德:

三、服礼教:强调教化与教育,要求族人循规蹈矩。

四、谨祭祀:通过祭祀,缅怀与继承祖先创建功业、创建家业的功德。 五、崇孝行:

六、笃友爱:和睦家族、兄弟相恤

七、严教子:养不教,父母之过。子孙须教养当须量材罕智,勿放其自流,游手放荡而致终身废弃。 八、奖名节:

九、敦族谊、睦邻里:要求家庭内部胡无相通,患难相恤,婚丧相助。戒争讼、惩赌博、慎阃范等到。



迎亲六礼: 一、纳采

二、问名(八字) 三、纳吉:定亲 四、纳征 五、请期 六、迎亲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丧礼哀死亡”

《古城周氏合修族谱赞》依《诗经·周颂·维天之命》写道:

玉宇澄清 赫赫洪武 颁旨移民 钺公迁楚 奉领龙票 插标为记 落户古城 是为始祖 岁月沧桑 移星转斗 族胄蕃衍 枝繁叶茂 随应两县 人丁千数 英才辈出 实乃望族 欣逢盛世 谐建构 举族共襄 谱牒合修 理清脉络 明白长幼儿 序之昭穆

宗亲敦睦 继承传统 伦常固守 崇尚科学 顺应潮流 兰桂腾芳 樘棣竞秀 祖德扬辉 谱志已就 煌煌典籍 彰显吾族 歌以咏之 永垂不朽

麻城周泽润 敬颂 岁在丙戌 季春之月 修族谱之目的,“盖欲族人观族谱而生孝悌之心,观族谱而息纷争之念,观族谱而起怀祖之情,观族谱而萌耀祖之望”



周氏族人深查普访、慎核、追溯,修考周氏谱牒,谨列七世如下: 80 周德申 164

81 周道太 174 周育玲之太祖父 82 周长瑞 285 周育玲之曾祖父 83 周隆海 287 周育玲之祖父 84 周开金 293 周育玲之父 85 周晓华 302 周育玲之弟

86 周子瑞 备忘记录 周育玲之侄,周晓华之子。




老排辈



最新排辈

传世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备注 周德申 周道太 周长瑞 周隆海 周开金 周晓华 周子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fcb8600b1c59eef8c7b4d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