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儿了高考作文

2022-08-09 18:0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时间都去儿了高考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高考,时间

时间都去儿了高考作文

今年春晚之后,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红遍大江南北。人们在歌声中感慨时间流逝,也纷纷扪心自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是啊,来无影去无踪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小时候,时间就蕴藏在我们不断变化的身高中。每长高一厘米,都是时间带来的惊喜。而长大后,当身高不再变化,时间就成为了我们思想的奠基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人生的境界也在不断提高时间融到了我们的头脑,在思维之路上绽放朵朵鲜花。

赫尔岑说过:时间是铺就思维之路的石板。确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间成为了我们成长的沉淀,化作了我们脚下的砖石,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时光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并未消逝,也没有流向什么人类无法探知的地方,它常常转化为生活里实实在在的历练,使人生境界不断更上一层楼。

民国著名学者辜鸿铭,正是让无形的时间转化为高效的积淀。他精通六门外语,成为将《左传》等国学经典译成外文的第一人。他翻译的文章信、达、雅,极富有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幽默。他的语言学习,正是在时间积累中不断获得提升。他学英语,花了两年时间,背诵、研读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他学德语,又花了两年时间,背诵、研读歌德的《浮士德》其他语种的学习也大都如此。在这里,分分秒秒的时间成为他品读每一门外语的切身体验,从而给予他丰厚的文化积淀,使他学贯中西,卓然成为一代语言大师。时间走进了他的知识库,成为他知识融合发酵的催化剂。


遥想西晋时期,两位热血青年祖逖、刘琨,更是让珍贵的时间跑去长久地陪伴闻鸡起舞的英姿,报效国家的壮举

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惜时如金,成为鞭策我们后人的楷模。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格言,我们从小听到大,却很难真正让寸寸光阴转化为坚持不解的行动。对于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把它累积成进步的足迹。

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要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库,铺就我们的人生路。

抛得出去,收得回来,源于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内容集中,符合题意,这是一篇正常文章的根本要求。 针对时间都去哪儿了这种疑问式题,要写成一篇议论文,审题难度不大,任何应对问题、符合常情、言之成理的答复都可以作论点,然后围绕论点选材论证、布局谋篇就可以了。春晚同名歌曲领起,略表感慨中答复了题目的问题:时间就蕴藏在身体和精神的成长中。然后引用赫尔岑名言,把议论重点放在精神成长方面,并顺手由近而远地拈来两那么事例予以作证:辜鸿铭让时间化为高效积淀;祖逖、刘琨让时间陪伴闻鸡起舞。随后又巧借惜时格言,带出文末铿锵有力的答复:我们要把时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把它累积成进步的足迹;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库,铺就我们的人生路! 本文重点突出,论证有力,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ffd8f1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