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二年级美术课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2022-07-12 18:3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在小学二年级美术课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欢迎阅读!
美术课,素养,何在,学科,落实

如何在小学二年级美术课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近几年来,美术教案里需要归纳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比如图像识读环节准备的图片欣赏,不能过于复杂,内容既要活泼、可爱,又要色彩丰富、美观,达到学生认识事物的美与能够欣赏美就可以了;创意表现的手法也要丰富多彩,如在材料的使用中,要合理设计与巧妙搭配出生动的、有创意的作品,才能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动手制作的兴致。

关键词:图像识读 美术表现 审美判断 创意实践 文化理解

近几年来,美术教案里需要归纳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那么如何在美术课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呢,在二年级美术课上我是这样落实的,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图像识读:美术,提到美术,我们就会想到美术作品,美术作品的价值就是用于观赏,美术作品的观赏性决定了美术学科教学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直观性。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赏心悦目,心生喜欢,才会激发人们的拥有欲和创造欲。所以我们教的二年级小学生们更是这样,他们好奇心强烈,对什么事情都想问个究竟,有利于我们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如二年级美术上册《自然现象》一课,首先通过欣赏图片或看视频,让孩子们欣赏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认识了解龙卷风、海啸、地震、刮风、下雪、下雨等现象都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通过欣赏优秀学生创作的作品,了解感受如何创作这些现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美术表现:美术表现呈现在美术课堂上,通常是学生利用颜料和纸张进行绘画,或者是手工材料的粘贴,或者是泥塑制作等都属于美术表现的范畴。如二年级美术《画触觉》一课里,学生为了表达冰凉的感觉采用浅蓝色和深蓝色画出一些形状或者是一些的线条,有的学生为了表达粗糙感,用水粉笔蘸粘糊些的颜料干擦、干涂地一阵画,这就是美术表现,表达画者当时的一种感觉。有的是表达快乐,有的是表达忧伤,有的是表达热情,有的是表达冷漠,都属于美术表现。如画家冷冰川的绘画作品《女孩》衣服采用的是石膏先造型,然后上颜色和用麻进行点缀装饰完成的,可见,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方法是可以就地取材的。 三、审美判断:审美,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美是一种形式感,是秩序,是对比产生的节奏。这好像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也比较抽象了,再具体些说就是画面要工整、有序、整洁才显美观,就好比我们的头发,乱蓬蓬的肯定不美,必须是梳理的整齐、干净才美美的。画面中都是横线或都是竖线我们会想到床单布料,都是圆点或都是大块面也是可以当做面而已,并不是一幅完整的画,通常是是点、线、面相结合起来,有变化有节奏,有统一这才够美,认识了这些才基本懂得了审美。审美判断就是确定什么是美的,然后才能朝着这个美的方向去努力表现,比如二年级美术《感觉肌理》一课,有的人认为树皮的肌理是特别的美,而有的人就觉得它没颜色不好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也可能是心情不同,决定了喜欢的事物也就不同了。如果从纹理的线条变化角度来看,树皮绝对美得世界独一无二,谁也找不到相同的两块树皮;但要是从颜色角度来看,树皮哪有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漂亮啊?从心情角度讲,不开心时,特别是闹情绪时不会觉得粗糙的.、灰突突的树皮有多好看,还是比较爱看鹅卵石的五光十色,要不怎么说,心情好一切都好,要想会欣赏,


必须得有个好的心境。

四、创意实践:美术课上各种教学环节与内容的最终目标,就是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表现能力。一个人在生活与发展过程中得学会去做某些事情,如果说这个人能很出色地完成这件事情,那么我们说他很有创新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做任何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展观与能力观,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学生,要把学生的闪光点放大,放大到太阳那么大,那么他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那个太阳!因此我们在美术课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动起手来去操作,去敢于实践,最后才能敢于创新,比如二年级美术课《感觉肌理》一课,教师准备了许多磨印的模具:树叶、羽毛、镂空的笔筒、镂空的塑料板和编制的储物筐等;拓印的印具:苹果的横切面、芹菜、藕、秋葵的横切面、团在一起的纸团等;还有各种颜料:水粉颜料、油画颜料、丙烯颜料;还有各种的水粉笔。准备这么多工具就是想让孩子们充分地、快乐地、大胆地体验、实践、制作尝试。对于孩子们来说,算是一顿满汉全席了,因为他们自己的工具材料包里不会有这么多,可见美术学科就是工具学科,工具具备了才能去锻炼,才能实践,才能提高。平日里经常有的同学说,老师我没带彩笔;有的说老师我没带勾线笔,老师有的一定会提供给学生使用,但在没有的情况下,也不能鼓励孩子借呀,借习惯了,就更不爱带工具了,会影响到常带工具的同学都会不爱带工具了,有工具的同学总往外借出去,也借不起啊!所以老师想了个办法:没带工具的同学有铅笔,用铅笔一样可以画出来好画,可以画黑白画、装饰画,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和秩序美感,所以说,作为习惯忘带工具孩子的家长,协助孩子把美术工具带上,总不能让孩子每节课都体会不到色彩的绘画吧?美术老师教九个班级的美术课,每天需要面对近二百多名学生,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帮助不了太多的学生。

五、文化理解:文化既是内涵,文化理解就是理解美术形象与艺术的文化内涵。要让小学生们不仅仅局限在看上,更要让他们知晓看的是什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或者革新才留存下来的。比如二年级美术《感觉肌理》一课,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肌理,要让学生明白肌理就是纹理、花纹、图案,那么肌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要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了,某些甲骨文或多或少还带有形象图画的痕迹,具有稚拙、生动、古朴、烂漫的情趣。二年级小学生通过语文课本的学习,已经对某些甲骨文有所认识,所以他们有基础来接受关于甲骨文的文化理解了。

小结:其实我们教师备课,就是准备孩子们能够伸伸手就够得到的教学内容,比如图像识读环节准备的图片欣赏,不能过于复杂,内容既要活泼、可爱,又要色彩丰富、美观,达到学生认识事物的美与能够欣赏美就可以了;创意表现的手法也要丰富多彩,如在材料的使用中,要合理设计与巧妙搭配出生动的、有创意的作品,才能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动手制作的兴致。事物的文化理解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某个事物的文化学习为主,让孩子们去体会和理解这个事物的文化内涵就可以了,毕竟不能把造型课上成了欣赏课。这就是我对二年级美术课程内容核心素养点的落实与把握,本人理解和把握得还不够到位,敬请同仁们多多指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156bc3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