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什么意思?

2023-04-19 02:03: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怆然,悠悠,意思,天地,什么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什么意思?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唐代文学家、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中两句。对于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要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情和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等方面去展开论证,否则是难以讲清楚是什么意思的。

陈子昂是唐代初期诗文的革新人物之一。他家庭比较富裕,却轻财好施,慷慨豪侠。他年幼聪敏,少而学武,十七、八岁了,还不知学书。因他击剑伤人,而弃武从文。他谢绝旧友,发愤读书,攻读经史,博闻强识,立志学有所成。

遗憾的是他两次科举考试均落榜。但他不气馁,继续努力,最终考中进士及第,为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在朝廷内成了是“谏官”,临终前也没被免职。

陈子昂年轻气盛,心怀天下,性情耿直,敢于直谏。武则天信用奸臣,陈子昂不怕,多次上书谏诤。武则天又大动干戈,准备凿通蜀




山,再经过雅州道,以攻击羌族。陈子昂又上书纳谏表示反对,提出现在百姓主要是休养生息,没被采纳,一度被怀疑是反对武则天“逆党”受株连而下狱。

陈子昂在朝廷内遭到同僚们的打击和排斥。但是,他没有对报国为民远大理想失去信心而消沉下去,而是满怀抱负,重整旗鼓。

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6),陈子昂两次从军出征。一次跟随左补阙乔知之的军队到达西北边塞。一次是武则天称周帝后的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的李尽忠等叛乱,陈子昂又跟随建安王武攸宜的大军出征。这两次,使陈子昂对西北边塞形势,百姓的生活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卢藏《陈氏别传》记载,当时陈子昂体弱多病,但他忠义保国卫民的激情没变。他经常,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以答国士。他以朝廷官员接近建安王武攸宜,参预军谋,看不出见危不救,苟容曲从,惜身如命的言行。而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谏建安王武攸宜,其言语真诚切中要害,句句有声,铿锵有力,但是,建安王武攸宜全都谢绝了,于是,部署他以军曹,兼掌shuji(唐代的官名,管一路军政、民政的机关中的僚属),不被重用。

建安王武攸宜举动,给陈子昂一个两人不合的信号,他只能箝默不语,心中郁闷。陈子昂受到了严重的身心创伤。

就在此时,陈子昂登上蓟北楼。他面对这里曾是个安乐的地方,感慨万千,又忆起燕昭之事,激情难耐,于是泪水泫然而下,挥毫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25655a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