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晚望描写的季节

2022-10-15 06:0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雪晴晚望描写的季节》,欢迎阅读!
雪晴,描写,季节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唐·贾岛《雪晴晚望》。

季节流转,浮光掠过,转眼已是深冬。

凛冽的北风,纷飞的大雪,让人感受到了森森寒意。

一池瘦水,千山暮雪,既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亦寄托了现世的情意。 很喜欢贾岛的这首诗中的“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倚着竹杖眺望雪后的山光水色,暖暖的阳光穿过薄雾,笼罩着群山,清澈的溪流里倒映着片片白云。

即使是残山剩水,亦装点着这个荒凉静谧的季节。 贾岛是中唐诗人,早年家贫,无以为业,便出家当了和尚。

后来云游长安时,因“推敲”和韩愈结缘,在韩愈的支持下还俗参加科举考试,可惜却累举不第。

他一生穷困,怀才不遇,和同时期的孟郊一样,都是“苦吟派”的代表诗人,人称“郊寒岛瘦”。

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注重炼字,诗风清奇荒僻,多写山水田园,对后世影响极大。

晚唐的李洞、五代孙晟等人都十分推崇贾岛,甚至每日对着他的画像焚香祭拜。

还有南宋的“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苦吟派”的风格。

这首《雪晴晚望》是贾岛落第后所写,通过描写雪后的山川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静谧的意境,令人心醉。

诗歌首句“倚杖望晴雪”,一个“望”字引领全文,诗中所有的景象都由这一字而来。

着此一句,不仅雪后山水秀丽的景象可想,诗人倚杖远眺的情态亦复可知。 紧接着第二句“溪云几万重”,在夕阳的映照下,溪流上空白云升腾,重重叠叠。


看到如此美丽的一幕,即使诗人有再多的烦恼惆怅,想必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让我想起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清澈的溪水,洁白的云朵足以荡心耳。

这也奠定了全文的环境氛围,悠闲静谧。

再来看颔联“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这两句是倒装的写法,正确的顺序应该是樵夫在冷光闪烁的夕阳中缓缓下山,回到那被白雪覆盖的茅舍。

“白屋”、“寒日”、“危峰”这几个意象十分符合贾岛一贯清冷的风格。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樵人的出现为沉寂的山间增添了几许生机。 接着诗人又将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山冈,他看到了什么?

只见熊熊的野火燃烧着山冈上的蔓草,升腾的浓烟笼罩着那方小天地。 而在那浓烟深处,一株古松傲然挺立在山石深处。

野火烧不尽蔓草,断烟遮不住古松,短短10字,便将这看似不起眼的景物描写得十分高大,这也正表现了诗人顽强不屈的品格。

尾联“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描写的是诗人兴尽下山的情景。 诗人当时和堂弟无可上人寄居在长安西南面的草堂寺,所以是“回山寺”,路上他听到了悠扬的钟声。

“暮天钟”三字用得最妙,使得前面的几句景色描写都有了着落,如泉流归海,收拢净尽。

贾岛这首诗虽冷门,却美如画卷,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望”字开头,尾联又以“闻”字收束全诗,动静结合,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而在这静谧自然的环境中,诗人归隐山林的志趣也就呼之欲出了。 读了贾岛这首《雪晴晚望》,才明白除了寒冷,冬日还有静美。

时光微凉,流年偷换,岁月如潺潺流水,书写着季节的繁华、落寞,与静美。 山水云雨念依旧,唯有时光不可负。

在这个安静的季节里,放下包袱,携一缕阳光,去看雪落倾城,看人间白头,静享时光安暖,岁月静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26ef78de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