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案

2022-10-21 08:0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爬天都峰教案》,欢迎阅读!
天都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

;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0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子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字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画”。 学生熟练阅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级边上的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字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学生分组讨论。 4.全班交流、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2b9a0f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