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老北京的端午节

2022-06-09 07:4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老北京的端午节》,欢迎阅读!
端午节,北京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端午节:老北京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老北京的端午节

五毒饼"。人们以这些时鲜和应节糕点用来上供或相互送礼。

北京人俗谓"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天气温热,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师符

旧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五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记?云:"(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

"""同义,""""相通,按地支顺推算,五月为""月,故初五日作"端午"

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从五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初一起,各家还将菖蒲、中学校生作文大全网艾草插在门的两旁,一曰"蒲剑",一



"艾虎",也为辟邪驱瘟。为辟邪,京城端午时,人们还纷纷买蒲鞋穿上过节。

端阳节始于年龄战国时代,起源于江南,由来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最广,最

端午节还有"扔灾"一说。节前,手巧的妇女以五彩绫罗制成小虎、葫芦、樱桃、

有影响的说法是纪念宏大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宋代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

桑椹、瓜豆、葱、蒜外形,用彩线串起来,五月初一那天系于小儿的钗头或背上、

"忠烈公",正式将五月五日端午节赐予纪念屈原的意义。抗日战斗时又定五月五

胸前;小姑娘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粽子"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通称"葫芦"

日为"诗人节"

"续命缕"。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揭下来,一

端午节时,在南方讲究进行"龙船竞渡"在北京明清两代那么讲究"熙游避灾"

起仍到门外,叫"扔灾"

初五日上午,群进天坛"避毒",天坛是祈年圣地、各胜,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饮黄酒,在小孩头上用雄黄画一""字,有的还用雄黄涂

可游乐;过午,有的'到鱼池或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等处"饮醵熙游"

小孩的耳鼻孔,说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虫钻到耳鼻孔中往。

端午应节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枣粽子,蘸白糖吃。时令鲜品是樱桃、桑椹。



糕点展卖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叫"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3333e2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