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咸阳城西楼晚眺

2022-09-17 05:1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咸阳城西楼晚眺》,欢迎阅读!
咸阳,古诗,城西,小学生,语文

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

咸阳:秦都城,也是西汉建都之地,改称长安。

蒹葭(jiān jiā):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溪云:指开始升起乌云。夕阳已沉没在福慈寺阁的背后,山雨将要到来了,城楼上满布风声。

芜:杂草丛生。

(yuàn):养禽兽植树木的处所。这里指秦统治者打猎游乐的地方。

行人:旅行的人,作者自指。

【大意】

登上高高的城楼,引动了万里乡关愁思。望芦苇青青柳依依,仿佛江南水乡景致。溪上云起夕阳返照楼阁,楼头风狂预示着山雨将至。苍茫暮色中,归鸟飞向荒芜的秦苑遗址。寒蝉在枯黄的树叶间哀鸣,汉宫废墟上秋风低回声嘶。行人啊,休提起当年咸阳的旧事。古往今来一切过往的历史,都已随着滔滔的渭水消逝。

【赏析】

本篇题又作《咸阳城楼东》。关中为秦汉发祥之地,曾盛极一时,这首诗是许浑登临怀古的代表作,通过对在咸阳西楼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首句 一上高楼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的满怀愁肠忧情。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巧用数字,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发端,意远而势雄,尤显情韵之不俗。以下五句全写勾起愁肠的晚眺之景 发诗人万里愁的触媒。蒹葭杨柳似汀洲,是写诗人晚眺的第一景。诗人凭栏眺望 ,一片蒹葭杨柳杂乱丛生,像是凄凉的沙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句,从空间领域描


绘写晚眺之所见 磻(pn)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 ,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凄风苦雨,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二句,则是从空间领域的下端状摹景物。山雨将到鸟雀仓惶,秋蝉悲鸣,此时,只有秦汉两代的深宫禁苑才是千古兴亡的见证。结尾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系感慨之词,是说行人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秦汉旧地如今只剩下由西而东流逝的渭水了。

这首诗歌情景交融,景中寓情,妙合无限,互藏其宅。全诗本来是抒发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衰败形势的无限感慨之情的,但是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呈现了山河的自然美,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其次,诗歌颈联和颔联的对仗也颇工整,给人以纵横捭阖而又有构图节奏的美感。

【链接】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官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自少苦学多病,喜爱林泉。其诗长于律体,多登高怀古之作。有《丁卯记》《唐诗纪事》卷五六、《唐才子传》卷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6c570d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