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维护论文

2023-02-01 21: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计算机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维护论文》,欢迎阅读!
浅析,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维护,病毒

浅析计算机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维护

论文

浅析计算机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维护论文 1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如果按照病毒表现的性质分的话,病毒可分为良性病毒与恶性病毒。良性病毒相对危害较小,一般只是简单的文件重复类程序,对系统破坏较小。恶性病毒通过各类媒介(邮件、聊天软件、文件远程传输等),通过盗取用户信息牟利或直接破坏计算机软硬件。

如果按照激活的时间分可分为定时激活与随机激活。定时接货是指通过某些特定指令,在特定时间内爆发的病毒。随机激活是不固定时间,采取随机的方式激活计算机病毒。

如果按照入侵方式分类的话,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操作系统病毒、源代码病毒、外壳病毒、入侵病毒四类。操作系统病毒具有很强的破坏性,通过其本身程序加载入系统文件,或通过特定方式篡改系统原文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源代码病毒是指在程序编译前插入某些程序,最常见的源代码病毒,一般出现在编程语言或是连接的程序中。这种病毒一般在不加载该程序时影响不严重,但一旦加载,该病毒就可通过该程序感染计算机;外壳病毒一般出现在某些程序软件的首尾,一般其对程序本身不做篡改。这种程序编写简单,但同时也容易发现,一般通过测试执行文件大小就可以找到该种病毒;入侵病毒是指通过各类互联网工具(邮件、聊天软件、文件远程传输等)入侵至某些程序,通过篡改部分程序源代码,完成病毒程序的植入,该类病毒传播面积广泛,影响较大。

如果按传染性分类的话,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可感染病毒和不可感染病毒两类。不可感染病毒,通过入侵感染该计算机,对计算机连接网络的其他用户不构成影响。可感染病毒一旦入侵该计算机,通过感染部分程序,并通过某些特定的程序对其他计算机进行感染。这两类病毒的破坏性基本相近,不论可感染病毒和不可感染病毒危害性都相当大。

同时计算机病毒的分类还有很多种:按感染计算机的`类型分为感染微小型计算机的病毒和感染大型计算机或服务器的病毒;按破坏能力分为无害型、无危险型、危险型和非常危险型。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形态、不同作用以及不同危害性可把计算机病毒分为很多类型。

2 计算机病的危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多次大规模计算机病毒的爆发,人们对计算机病毒恐惧愈来愈强烈。那么计算机病毒都有哪些危害呢?

计算机感染病毒最先出现的是系统运转缓慢。平时正常的计算机,在感染某些病毒之后,由于其运转需要占用大量内存,这就造成计算机运转缓慢。同时很多计算机病毒在感染期间,会加载很多程序,消耗计算机本身内存,照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计算机在感染病毒之后,计算机病毒会对某些特定的程序进行破坏,甚至直接破坏计算机软硬件。其中,CIH为该类病毒最典型的例子。首先,病毒会在硬盘和软盘中从第0扇区开始的第一个兆字节写入零数据,这就造成原有存储数据遭到破坏。其次,病毒会在Flash BIOS写入垃圾信息。这就造成计算机某些主板上Flash Rom中的BIOS信息被清除。严重时可以造成主板的烧毁。其还会对外一直发送垃圾邮件或其他信息。这样不仅造成网络堵塞甚至是网络瘫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蠕虫病毒,蠕虫病毒通过对外发送病毒邮件,进而感染其他计算机。新型的蠕虫病毒,也通过感染即时通信软件,来进行传播。

计算机病毒通过各类手段窃取客户信息,包括银行账号密码、隐秘资料、个人隐私等。通过各类不正当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这类病毒最常见的是各类木马程序,通过对某些特定软件加载后门,盗取客户信息。同时随着计算机病毒的多次大规模爆发,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恐惧也与日俱增。计算机病毒的泛滥,也造成人们担心起计算机遭受病毒的攻击,造成不必要损失。

3 常见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以及避开途径

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破坏性、传播性各有不同。最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分别是:木马病毒;蠕虫病毒;广告病毒;后门病毒等等。早期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软盘等存储设备,现今大部分病毒都是通过互联网传播。>

要了解病毒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出现,病毒的传播方式也得到空前的发展。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分别是:电子邮件传播;网络共享传播;P2P共享软件传播;系统漏洞传播;浏览网页传播;可接入存储设备传播等等。

邮件传播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最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发送带病毒邮件进行传播具有广泛高效的传播手法。该种传播手段,只要人们做好不随便加收陌生邮件,并下载使用,就可以很好地防范该类病毒。

网络共享传播是新型的传播方式,通过共享的网络平台,完成传播目的。这种传播手段在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中存在,并通过分享等手段向其他人进行传播。虽然该类病毒防不胜防,但只要注意不加载社交网络的程序,一般在不会受到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6e50b2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