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

2022-08-27 17: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欣赏》,欢迎阅读!
诗歌欣赏



诗歌欣赏

我认为欣赏诗歌,大致可以掌握这么几个方法。

欣赏诗歌首先要学会朗读。看到诗歌后,多读几次,然后揣测他的意思与情感,按你想的意思再读几次,把你想的容入到诗歌里,接着找到这首诗歌真正的思想感情看一下,再读,把你想的跟他原来的情感融合一下,这样就可以读出情感了,读出了情感也就可以知道这诗歌内涵所在.。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是多读几遍,再结合自己现在在异地求学的经历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不难体会到,这是一首以戍边关的士卒口吻书写军中思归之情,从写“金闺中的万里愁”来表现征人的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

诗歌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在朗诵诗歌是要有节奏,朗读中掌握好诗歌的轻重和停顿,再能读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四言古诗一句一顿,大多数都成二二句式,五言和七言是就根据内容每句都有二个以上的停顿。《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朗读中融情于声,有助于强化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为深入地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和深意。

欣赏诗歌其次要学会欣赏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艺术标准,也是我们欣赏诗歌时应该注意到的。所谓意境,在文艺美学里指的是文艺作品中自然、生活的图景与作者灵动丰赡的情思高度统一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的艺术境界。我认为要说意境美的诗,王维应给是第一个王维,他擅长写一些情景交融的诗歌并且诗的意境很美。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这几首诗描写的地点和时间并不相同:有古木参天的野径,有乱石丛中的小溪,有寂寥无人的深涧,有万籁俱寂的空山;有雨夜,有白昼,有日照,有月出。但它们都与尘世迥然不同,既没有人事的纷扰,也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山水、木石、花草、虫鸟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在这个境界里,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和平,月出竟会惊动山鸟,花儿都是自开自落,甚至能在雨声中分辨出山果落地、草虫低吟,连通常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的阳光也因山幽林密而呈现出冷色。这一幕幕美好的场景,是他思想感情的形象的体现。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抒情诗,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触景生情,或是融情于景,或是寓理于情,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寄托在所描写的形象里,使得诗歌有更大的感情容量,这是古典诗歌创造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欣赏诗歌还要深入品鉴。

1




欣赏诗歌除了朗读,欣赏意象,品位意境,深刻透彻地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还需要分析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更需要把握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境况。

先谈一下分析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从古典诗歌、民歌和新诗综合考察 , 比较常见的有赋、比、兴、联想、夸张、排比、重迭、蝉联等等。这些还可以细分 , 如比的手法 , 又可以分为象征的和人格化的各种方式。这些手法在一首诗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 但有主次之分。我们要着重分析它的主要表现手法 , 并且弄清它对全诗艺术感染力强弱所起的作用。例如,杜牧的《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从诗歌的寄托表现手法来看“仙掌月明”和“长门灯暗”这两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歌人以巧妙的艺术构思描述大雁早南飞,向人们提示了北方战乱给边境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然后就是要把握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境况。如果知道杜牧是生活在大唐晚期,知道晚唐社会动荡,连年战争,又做多年的官,知道官场情况,就不难猜出杜牧在《早雁》这首诗中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

浮光掠影的赏读替代不了深入细致的品鉴。一首诗是一个宇宙,一首诗是一片风景,一首诗是一种形式,一首诗是一座宝藏。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7487f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