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整理

2024-01-03 18:2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整理》,欢迎阅读!
解说词,舌尖,中国,整理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整理

导语: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以下是店铺整理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

“厚重香浓的酱汁将土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阿巴拉契亚山区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

最近,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食材、馈赠、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

有调侃琐碎生活的:“在距离家乡数千公里的北京,四川保姆小张今天起得特别早。连日来她注意到附近的早点摊子的老板换成了一个山东的小伙子。油条,中国人最热爱的早点之一,据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寡淡的小麦粉与浓烈的热油碰撞,平凡的食材造就非凡的味道,配上一碗现磨豆浆,就是带给人们一天活力的完美早餐。”

有描述家常美食的:“疙瘩汤,把西红柿切碎下锅翻炒,化为浓郁鲜香的番茄汁,普通的面粉加水轻轻一搅,变成雪粒一样细腻洁白的小疙瘩,与红蕃茄、绿葱段、黄蛋花默契配合,造就了软糯鲜香的非凡味道,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充分补充家人所需。在工作的匆匆脚步之余,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

有追忆亲情的:“和平又瞒着志国偷偷给她妈拉去50斤过冬大白菜。无论脚步走多远,只有童年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半生操持的贾家,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


的娘家。有酸爽香脆的腌酸菜作伴,再寡淡的冬日也不会湮灭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也成为全球和氏宗亲对于祖先的共同味觉记忆。”

有人还借“舌尖体”普及了一把历史小知识:“在中国饮食史上,两宋是一个历史转折期。良种水稻的引进、农田的开发、精心的育种,以及深耕细作技术的推广,让人们从大自然获得了更丰厚的馈赠,平民的饮食习惯从二餐制演变成三餐制。”

心理无比强大的股民更是开辟了另一个“战场”进行自嘲:“收盘了,股民小刘合上电脑,用滚烫的开水泡制一碗腾着热气的老坛酸菜面。中国股民更偏爱拉上窗帘,在黑暗中享受这独特美食。江浙一带的股民口味清淡,他们往往不加料包,由脸颊自然淌下的热泪补充恰当的盐分。他们相信,用这种方式,能够抹平买在顶部和卖在底部带来的大部分忧伤。”

这几年互联网上各种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舌尖体”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

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代表“回车键里出官诗”时代的“羊羔体”,诉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表达自嘲精神的“咆哮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用故作淡定的小资情调、有批发句号之嫌的“安妮宝贝体”,将简单的事情优雅化、语言无敌冷艳的“知音体”,一句古诗配一句赵本山小品名句的“赵本山体”,戏谑主流文化、彰显品牌个性的“凡客体”,营造亲切愉悦氛围、超级有爱的“淘宝体”,此外,还有“红楼体”、“德钢体”、“方阵体”,“HOLD住体”、“私奔体”、“脑残体”、“纺纱体”、“蓝精灵体”、“高铁体”、“见或不见体”、“膝盖中箭体”、“没砍死你体”……

这一场场此伏彼起的“全民造句”,通常是源于一个突发奇想的帖子、一次集体恶搞或者是一个热点事件,用几十字上百字的语段套用固定句式来调侃自己的职业和生活,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呼唤社会良知的回归,嬉笑怒骂,自嘲的苦涩中又不乏机敏和乐观。

最能激发网友造句兴致的,除了一些比较极端的热点事件和奇葩人物,还有不少是大家喜欢反复咀嚼咂摸的“好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940138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