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美术《漂亮的花边》教案

2022-10-22 15:4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美术《漂亮的花边》教案》,欢迎阅读!
下册,人教,花边,教案,美术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九课

《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漂亮的花边》是一节设计应用课,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花边是一个单独纹样向两边重复延伸形成的图案,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花边,感受花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本课从生活中常见的花边入手,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研究花边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学习,掌握用花边美化和装饰的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独具美感的花边,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通过学习过程提升设计能力与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艺术装点、美化生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儿童天真活泼,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根据这一特点,我选用情境带入的方式设计本课,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学生来说二方连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专业术语,在这里只是点到为止,所以通过动态的方式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花边即可。前面有过对折剪纸的学习,为本课提供了技法上的铺垫,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学习连续花边的剪法,通过以往设计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设计的意识,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花边,了解花边形式;学习用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花边;根据特定主题设计制作具有美感的花边。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示,认识什么是花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剪纸花边的制作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运用色彩和所学的剪纸方法,为特定主题设计制作花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助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对美术持久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剪纸的方式设计和制作具有美感的花边 教学难点:根据特定的主题设计制作花边。 五、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课件、范作、彩色纸条宽窄数根,剪刀,固体胶等工具。 学生用具:彩色纸条、剪刀、固体胶、铅笔纸杯、纸盘等。 六、教学过程:



1


(一)情境导入:

老师周末准备带着这顶帽子去郊游,可是帽子上空空的,我想拥有田园风格的帽子,谁能帮我出出主意? 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帽子上加入装饰,启发学生:老师添加的这个装饰有什么特点? 生。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装饰图案,我们把它叫作花边,引入课题。(板书) (二)认识花边:

1.通过观察花边形成的动态演示,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花边。 生。

2.教师小结花边的定义,引申花边的形式。(课件出示) 3.回忆一下我们的周围,你还在哪里见过花边? 生。

4.课件出示花边在生活中的应用,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花边。 (三) 学习用剪纸制作花边: 1、探究连续花边的制作方法

1)观察老师剪好的花边(葫芦),展开再折回去,想一想:葫芦之间是怎样连在一起的? 生。

2)教师示范剪(课件出示,理解连接线的作用) 3)练习:选择最简单的形状,尝试剪一个连续的花边。 生动手尝试并介绍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出示更多这样的作品,依靠物体之间的边缘进行连接的剪法,叫作阳刻。

5)对比两种葫芦花边,找出不同,引入阴刻的减法(物体之间是分开的,依靠周围连接) (四)学习设计制作花边 1、作品欣赏

1)猜一猜作品是为谁设计的? 2)为什么这样设计? 3)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的? 生。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9e477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