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

2022-09-12 01:0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欢迎阅读!
家国,诗经,情怀,战争

《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

1.1《诗经》中战争诗的背景

周族建立了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到来西周的末期,周朝总是陷入入侵和战乱的困境之中。严重的边缘纠纷和无尽的战乱已成为当时的重要的社会主题,争也反映在战争诗歌中,这些诗主要反映了周代800年的历史和战乱。它们不仅成为后人研究先秦战争史的宝贵资料,而且还传承了其丰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战争诗歌受战争本身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了特有的时代特征。周族民族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人们渴望和平稳定的农业社会和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大多数战争诗歌中,我们看到人民的对战争的无奈和渴望和平,使得这些诗自然有些轻微的悲伤情绪。战争诗歌的内容丰富,性质复杂。它不仅涉及政治和经济,还涉及思想和道德观念,甚至反映在民族关系上。《诗经》是周的兵役、徭役及战争的记录者,军人是统治者对人民施加的沉重负担,大量的诗歌通过民众的叙述反映了对当权者的叛逆精神和对亲人的思想,记叙了充满危机和矛盾的时代特征。《诗经》中的一些重点阐述战争的诗歌,没有写到战争的惨烈,没有家国破败,只有对军人和民众的赞美,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雄心壮志。当然,这与周人以修明文德、崇尚礼仪为上、杀伐征战为下的思想方式有关,同时这也是周人推崇谦恭和顺、温柔敦厚的理性精神的反映,鲜明的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的不同风格。

1.2综述

战争是“解决阶级与阶级,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在一定发展阶段之间矛盾的最高形式”。战争诗歌的文化内涵要好于单纯的爱情诗歌,内容更加宏大现实,反应的社会现象更加深刻。在阅读战争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情绪,还可以探索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战争文化。这些战争诗在记载历史的同时传达了他们独特的民族精神,融入了国民生活。总的来说,表演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主题是国家战争;战斗场面没有具体描述;推崇德义、以德化民的战争思想[1]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体系发展到达到顶点的时候,这个体系的发展正朝着自己否定的开始。西周末时期,由于奴隶贵族的残酷统治,引发了“民族”骚乱,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春秋时期是周朝衰落加快的时期,与此同时新的封建制度也在逐渐的诞生。在这段时间里,诗歌的风格与西周初期的“正风”和“正诗”不同。在“序诗”中,“变风”和“变雅”已经产生,气氛


和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在当时的战争是频繁和残酷的,但对于战争的残酷却没有多少作品来进行具体的描述。没有描述正面战斗场景,没有战士惨烈牺牲的场景。《诗经》仅仅是描写强壮的兵马,锋利的武器,士兵的士气高昂,英雄的豪爽等方面。这不能仅仅归纳为描写范围的局限,我们应当看到诗经中战争诗里透露出的浓厚以武功显示威望、以礼法治理国家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b662c0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