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翻译赏析

2023-04-15 00:3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嘉陵江,古诗,赏析,翻译,何所似

古诗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翻译赏析

《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前言】 《阆山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咏阆山之胜。上六句叙景,下二句述情。云在山上,石在山下,“浮”字写不尽之态,“动”字摹欲落之势。格律上属拗体律诗。 【注释】 ⑴阆水,即嘉陵江 ⑵形容江色之清绿。石黛,即石墨。青黑色,诗词中因多称“青黛”。古时妇女用为画眉墨,相因依,犹相融和。因兼有黛碧二色 ⑶仇兆鳌注:“日出浪中,照水加丽;春回沙际,映水倍妍。”沙际,犹言水边岸边。岸草先绿,故春似从沙际而归 ⑷水鸡,水鸟名 ⑸阆中是举全部而言。《旧唐书·地理志》“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胜事,这里指山水之美。可肠断,极言其美之可爱。《杜臆》“阆中胜事,总结上文,而赞云‘可肠断’犹赞韦曲之花,而曰‘恼杀人’也。(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⑹阆州城南三里有锦屏山。错绣如锦屏,号为天下第一 【翻译】 嘉陵江水色像什么?仿佛就是石黛碧玉相接交错的感觉。可爱的红日正冲破浪花出来,更有春色从沙海那边归来。巴地的孩童荡着桨从旁边经过,水鸡衔着小鱼来去飞翔。阆中胜事美景令人爱杀,阆州城南的胜景真是天下稀有。 【鉴赏】 首句“嘉陵江色何所似”问:

1


春天的嘉陵江即西汉水,其江水的颜色像什么?次句“石黛碧玉相因依”答:水浅处如碧玉一般之淡青色,水深处如画眉墨一般之青黑色。“正怜日破浪花出”:乘船于嘉陵江上,正在对倒映在江面上的太阳进行欣赏之际,一阵阵浪花涌来而将水面上的日影搅乱,杜甫对此美景受破坏感到怜惜。 “更复春从沙际归”:杜甫在刚表达了对嘉陵江江面倒映着红日的美景被破坏之惋惜心绪后,紧接着又将岸边河滩上的绿草看在眼里而使用转折的语句来赞美嘉陵江(西汉水)“巴童荡浆欹侧过”:在杜甫所乘的船只旁边,此时,正有另一只渔船由当地的巴人小孩子划着浆从侧面经过;所产生的浪花,就是引起杜甫所见“日破”的原因。“水鸡衔鱼来去飞”:嘉陵江面上,可见野水禽衔着捕捉的鱼儿飞来飞去。 “阆中胜事可肠断”:杜甫因为在清明前后参加了几场在阆山进行的祭祖祭神活动,结合他可能耳闻目睹多种多样的“阆中先祖之神话传说”,尤为为“女娲补天”之胜事而感叹——清代《杜诗镜铨》所引《杜臆》犹云“恼杀人意”来解释杜甫此时此刻的心情,说明了杜甫此时很可能心绪悲怆;这种悲怆心绪的由来,是因杜甫在此之前,曾在灵山参加祭祖活动,故不可能不知道灵山上有“龙女洞”、有被唐玄宗赐名“仙穴山”的美名、有至迟在隋代就相传此灵山“山东南峰,有玉女捣练石”——这里的龙女、玉女,皆是女娲的别称;玉女捣练石,就是“女娲炼石”。而来自上古的此神话,在此地并没完——补天之后的女娲,太累太累而仙逝于家乡阆中古地的玉台山颐(遗)神洞——杜甫后来又在阆中写下了《玉台观二首》,其间,就有与昆仑神话有关的“上帝、冯夷、群帝、乾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df3825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