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2022-04-01 09:1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文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1世情小说是指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中长篇小说。

2、徐渭是明杂剧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3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貌似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

4、茶陵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5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6后七子 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其中谢榛被开除,梁有誉早死,余曰德、张佳胤后来加盟)

8唐宋派 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

9、公安派 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不满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表现了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

10竟陵派 是继公安派之后,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的一个文学派。他们在反复古、重性灵上与公安派一致,但他们不满公安派鄙俚、轻率、浅露的流弊,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即通过乞灵于古人,达到一种的创作境界。因此表现出幽深孤峭的风格。显示了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

11复社明末以张溥、张采为首的具有政治斗争色彩的文化组织。其宗旨是复古学,务为有用文学上反对公安派、竟陵派末流空谈性灵、不问时事倾向,重新标举复古 ,为现实斗争服务。作品多表现时事,富于激情

12、几社:明末以陈子龙、夏允彝为首的文社组织。政治态度、文学主张都与复


社相同。

13小品文 不具指某一特定文体,尺牍、游记、传记、日记、序跋、铭、赞都可包括在内。是指体制短小、轻松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

14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15浙西词派 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具古雅峭拔格调,疏淡清远意境,严谨和谐音律。

16常州词派:清中叶以张惠言、周济为首的词派,以儒家诗教为理论基础,注重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在当时直至晚清都有巨大影响。

17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文论:方苞首先提出义法主张。有物,指文章的思想内容;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技巧。他要求文章形式服从内容,语言清真雅正雅洁,去掉冗辞,直到一字不可增减

18阳湖派 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桐城派的分支。古文理论与桐城派基本相同,但文章较有气势,不拘谨枯淡。

19神韵说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20苏州派 明末清初的一个现实主义戏剧流派,以李玉为首,成员有朱素臣,朱佐朝、张大复、叶时章、毕魏、丘园等。因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特点,故称苏州派。

21宋诗派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诗坛上兴起一个以程恩泽、祁寯藻为领袖,偏重于宋诗格调的流派,一般称之为宋诗派,其他主要作家有出于程门的何绍基、郑珍、莫友芝以及曾国藩。

22湘乡派 是近代散文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因其创始人曾国藩是湘乡人,故名之。因为曾国藩从古文理论到创作实践都对桐城派进行了改造,颇有利用桐城派私立门户的意味,所以后人便把以他为核心的一批古文家称为湘乡派

23同光体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由不墨守盛唐的诗人所组成的诗歌流派,实际上是道光、咸丰时期宋诗派的继续在诗学上,同光体诗人的总体倾向是以宗宋


为主而溯源于韩、杜,但各个诗人的具体蕲向又各有不同。根据籍贯和宗尚的差别,此派诗人大体上可分为江西派(陈三立)、浙派(沈曾植)、闽派(陈衍、郑孝胥)。同光体强调学古而不呆板摹古,要有开拓创造,力求推陈出新。

24 诗界革命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梁启超首先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指出诗界革命的新派诗即输入欧洲精神思想,使用新语言,而又以古人风格入之的作品。其后各刊物陆续发表一百多位作者的新派诗,又发表了许多通俗歌词,称为新体诗诗界革命的重要人物有夏曾佑、黄遵宪、丘逢甲、谭嗣同等。

25南社: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核心的文学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发起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南社意为操南音不忘本,以提倡民族气节相号召鼓吹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有意识地用文学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

26话剧:随着外国文化的大量传入被介绍到中国。早期影响最大的话剧团体是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其影响最大的剧本是根据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充满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情感。此后出现许多话剧团体,其中化团在革命宣传中起了很大作用。

27谴责小说 指戊戌变法失败后大量出现,内容主要是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鲁迅说其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补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毕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中国小说史略》

28狭邪小说 即描写妓女生活的小说。主要有:陈森《品花宝鉴》,魏秀仁《花月痕》,俞达《青楼梦》,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29侠义公案小说 主要有:无名氏《施公案》、石玉昆《三侠五义》、文康《儿女英雄传》、俞万春《荡寇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fbf40943323968011c92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