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琅琊山记》阅读答案

2023-02-02 14:0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游琅琊山记》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琅琊山,答案,阅读





①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濂时奉诏扈从。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②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亭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而西可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③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为垩殆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④是日天阴,雪花翩翩飘,伯靖亟倡曰:雪作矣,不还将何为?濂游兴方浓,掉头去弗顾。历石径一里所,至回马岭。伯友追而至,伯清继之。伯友曰:二客足力弱,不能从矣。二客,伯贤,伯恭也。

⑤蛇行磬折黄茅白苇间,莽不知所之,幸有宋熙宁舍利塔遗址累累,径行无疑。其路若穷,又复轩豁,峰回路转,盖九锁而至开化禅寺。寺院在琅琊山最深处,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处。

⑥寺僧绍宁为具饭。饭已,引观庶子泉。泉出山罅中,乃唐李幼卿所发,李阳冰所篆铭。铭已亡,张亿书三字碑亦断裂,卧泉下。石崖上多诸儒题名,自皇祐、淳熙以来皆有之。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自幼卿博求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作禅室、琴台,后人颇继其风,山中之亭几二十所。今荆榛弥望,虽遗迹亦无从求之,可叹哉!

⑦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第以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者黼黻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且幼卿固能使琅琊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念元季绎骚,窜伏荒土,朝不能谋夕,今得以厕迹朝班,出陪帝子巡幸,而琅琊之胜遂获穷探,岂非圣德广被,廓清海寓之所致邪!是宜播之声歌,以侈上赐游观云乎哉。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次滁州驿 次:临时驻扎 B. 可鉴毛发 鉴:照 C. 其路若穷 穷:荒僻

D. 寺僧绍宁为具饭 具:准备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沿道校猎,以讲武事 ②第以处于偏州下邑 B. ①濂闻其语 ②后人颇继其风 C. ①过平皋约三里所 ②莽不知所之

D. ①为怅然者久之 ②兵后焚炼为垩殆尽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欧阳公修所发 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 B. 惜乎山皆童 可惜,山都太小

C. 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 世间像琅琊山这样奇丽的山川哪能限量 D. 念元季绎骚 想到元朝末年战乱连绵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交代出游原因及时间,作者随皇上、太子及诸王外出,路过滁州游琅琊山。 B. 作者看到山下的紫微泉、丰乐亭、醒心亭、天宁寺等景点现在都已成为废墟。 C. 六一泉在醉翁亭旁边,流出的泉水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一样水尤清冽 D. 作者感慨琅琊山因李幼卿、欧阳修得以闻达天下,结尾感念并宣扬皇上的圣德。 13.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14. 宋濂笔下的琅琊之景与《阿房宫赋》中曾经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可怜焦土景象相同,面对同样的景象,两位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9. C C应是穷尽的意思。

10. B B项两个都是代词,他的;A①连词,来②介词,因为;C①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左右②介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D①介词,替、为②动词,成为。

11. B B山都太小错误,应译为:可惜山都光秃秃的。 12. D A项错误,出游的没有皇上; B作者看到山下错误,应是听人说的。C 尤清冽错误,六一泉的水是温的。

13. 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是隶书有的是楷书,有的可以辨识有的不可辨识,东西两边的山上,到处都是这样,不仅这一处泉水是这样。 14. 同点:面对古今兴衰变化的惆怅、叹息。 不同点:宋文

①认为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不值得感慨。 ②感慨琅琊山际遇奇特。 杜文

①批判秦王纷奢极欲导致亡国。 ②讽谏当朝统治者。

14. 试题分析: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阿房宫赋》是用来借古讽今的文章,因此二者所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本文可以抓住为怅然者久之”“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等内容分析;《阿房宫赋》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分析。最后分点概括,意思对即可。

大明洪武八年,皇上认为太子和诸位王子长时间呆在宫中,没有激发精神成长的方法,就命令他们向西到中都去,沿着道路围猎,来练习武术兵法。我当时奉命随行。十二月戊午日,仪伏队伍临时在滁州驿驻扎,我请求游览琅琊山,皇太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就约了四位长史一同前往。

从滁州驿向西南出发,经过平皋后大约三里左右,远远望见丰山连绵雄伟,超出琅琊诸峰。当地人指着说:山下有深幽的山谷,地形低洼,四面都是山,中间有一处紫微泉,是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紫微泉往上十多步就是丰乐亭,丰乐亭往东几百步就是醒心亭。从醒心亭拐弯向西就可以进入天宁寺。现在全都废弃了,只有苍凉的烟雾荒草罢了。我听了他的话,为此惆怅了许久。

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做让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靠着岸边有一个亭子叫渐入佳境,现在已经废弃了,只剩下四个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着。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到了醉翁亭。醉翁亭早就荒废了,名人石刻非常多,但是战乱后焚烧成了白土,几乎没有了。醉翁亭后的四贤堂,也废弃了。醉翁亭旁边有一处玻璃泉,又叫做六一泉,有一根石栏杆压在上面,石栏杆下还压着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中间有一个小孔让泉水通过,直径大约五六寸,用手捧水喝,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61e073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