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使我妈快乐

2023-03-01 08:5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使我妈快乐》,欢迎阅读!
快乐,学习

学习使我妈快乐

作者:土土绒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0年第02

近日,深圳一所中学的学校运动会上,初二某班的学生方阵打出一条横幅: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这条横幅让人哑然失笑,但这笑显得有点苦涩,正如有媒体所说的令人捧腹的忧伤

笑从何来?过于真实。忧伤何来?扎心了。不管你承认与否,这个段子都真实反映了当下许多家庭教育的状况。在许多家庭中,妈妈在子女教育中负主要责任,因此,妈妈和学习之间便产生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缠。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深夜10点,某小区一女子大声喊叫:什么关系?啊?!到底什么关系?你说!互为相反数啊! 关于家庭教育的段子此起彼伏,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事实上,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学习之所以使我妈快乐,是因为妈妈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假如爸爸主导孩子教育,段子也同样成立。爸爸辅导作业拍桌子拍骨折、气到心梗的新闻也不在少数。因此,与其说学习使我妈快,不如说当下父母和孩子在学习上的关系太紧张了。


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学习,固然有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学,但也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乐学。父母对待孩子,既有孟母三迁的美谈,也有孔子劝学的温情: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孔子察觉到孩子知识结构的缺陷,便谆谆教诲他要学诗、学礼,孔鲤也一一遵从。这样的教育互动,令人称羡。 到了今天,孩子们却说:学习使我妈快乐。言下之意,不快乐。

父母和子女本是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现在却似乎因为学习有了撕裂的迹象。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成人和孩子之间的认知差异,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生活经历的差异,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父母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权威型。不同的教养方式特点不同: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放任型,父母则一味肯定孩子,缺乏控制:忽视型,父母长期忽略孩子,缺乏亲子互动。用这几种教养方式教育出的孩子,大多幸福感偏低,有种种问题。相对来说,权威型,父母既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也会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建立起父母的权威。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发展大多有着积极影响。

当然,以上只是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极其简略的描述,并非严谨的学术探讨。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亲子互动中,并不存在一个简单易行的模板,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合适的。要关注孩子,但也不能事事替他们做主:要适当放手,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但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帮助孩子,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没错,亲子沟通是一门学问。一旦哪里出了问题,亲子之间的裂痕便会产生。那些用习使我妈快乐来表达抗议的孩子,很可能是受到了过多关注,因而压力过大。他们的父母有可能是过度养育了。而过度养育的极致,便是直升机式的父母,无时无刻不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替他们解决一切问题。

相反,如果不关注孩子呢?也不行。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被父亲忽视的松子为了博取父亲的欢心,甘心做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最终一生都被嫌弃

很多时候,即便是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像精美的瓷器一样,需要细心呵护。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父母教育孩子也应因人而异。世上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教育模式,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学习是件重要的事,怎样使得全家人都快乐,需要全家人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去探索,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去沟通,在犯错和纠正中不断调整。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基于爱的命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91126日,标题有改动,原标题为《学习使我妈快乐样的教育才能使全家都快乐》,有校改) 【导读】

现实中,学习使我快乐是不少学校、班级的口号,父母和老师也都希望孩子能快乐地学习。然而,不当的教育方式使一些孩子发出了学习使我妈快乐的抗议。你認为怎样才能让学习使我妈快乐向学习使全家都快乐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66e398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