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发现人性尊重人性发展人性

2022-12-17 22:2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要发现人性尊重人性发展人性》,欢迎阅读!
人性,尊重,发现,发展,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要发现人性\尊重人性\发展人性

作者:陈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02

人是教育的核心要素。教育是为完善人、发展人的活动。教育中的人性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从教育理论研究来看,要追问的问题很多,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观问题;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教育的价值观问题;教育结果怎么样,教育的质量观问题,等等。但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离不开对教育中人的问题的追问,因为教育的主体是人,而人性问题又是人的问题中最本质、最基础的问题。从历史上对人性的理解来看,人性应包含自然性、社会性,理解人性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正是从这三个层面的综合把握出发,者认为,追求生存与发展是人的本性。

人性是教育存在的前提与起点,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是完善人性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求生存、求发展的人性观,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发现人性、尊重人性,进而发展人性,也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特别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外在的控制或强迫,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个体素质,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融。然而,在最应该体现伦理精神和人性价值的学校教育,却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对人性的漠视,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非人性化的教育现象。从下述新闻报道中,我们便可以略见一斑:

日前,石碣某中学一名化名为小叶的女生向本报反映,学校从新学期开始要求学生统一留短:其中男生需剪成平头,女生头发最长不得超过颈部,所以她只能忍痛剪掉了细心呵护了5年的秀发。该校德育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统一发型有利于规范学生仪容仪表,让他们更加专心学习。而多数家长支持和理解学校做法,但部分学生表示,学校规定剥夺了他们的自由选择权。(《广州日报》2009128)

林州市一小学8岁的女孩子,因一时回答不上数学老师所提问的问题,竟然被老师揪裂了左耳朵。在老师连声说对不起之后,家长却意外发现,孩子的右耳朵不知在什么时间也被撕裂,迹已凝固。(《大河报》20091128)

从上述例证中不难看出,某些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中那样对人性和自由的漠视,使有的学校中出现了一些有悖人性的行为,甚至有使这些学校成为藐视人性、践踏人性的荒漠的危险。诸如此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危害。究其原,主要是学校教育中过分强调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造成的。

教育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尊重人性、发展人性,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教育活动要以爱为基础

正如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所说,人性只有通过怜悯和仁慈才能改变,恐怖、强制和各种各样的暴行,无论它们是红的、棕的还是白的都无济于事。人性之所以伟大,最重要的在于它在任何黑暗与荒谬的境遇里,都能坚持一种反抗黑暗的崇高信念,由此不断地趋向于那个神圣福祉,像从镜子观看那神圣的荣光,并在彼此的交相辉映中促进人性的向善向美。因此,要通过教育醒人性、丰满人性,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以爱为基础,使教育充满爱。教育不应是刻板的、冰冷的灌输,而应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分享。离开了情感,失去了爱心,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通过爱的教育,把人性里善的、积极的、光明的碎片聚拢起来,用以对付同样潜藏在人性里的黑暗与邪恶、罪恶与欲望,将人从要求、责任甚至自我的框框内释放出来,以彰显真正的人性。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各有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无不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当有人问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全国著名班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二、教育观念要以人为本

当前,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许多是因为观念偏差造成的,在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思潮的荡涤之下,我们今天教育中的被遮蔽了,教育成了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工具,成了功利的婢女。一些教育机构或个人在观念上存在着教育就是按照某种既定规范进行规训从而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从而禁锢了教育活动相关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校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的现象触目惊心。学校越来越不是一个教育的机构,越来越少教育的意,逐渐地堕落为一个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机构、一种纯粹的职业预备或培训机构”(石中英:《教哲学导论》)。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教育和谐发展的主体和中心,教育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包括以生为本以师为先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人性化服务。以师为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劳动与价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由,尊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三、教育实践要为人而行

通过教育促进人性的完善,关键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有利于学生人性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实践中要把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四川省德阳市教科所曾对德阳市中小学校师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8%的教师认为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和谐、自由、全面发展。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传统的模式和方法,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更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见,真正从服务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成长出发的教育教学实践还很薄弱。在实践中,要实现真正为人性发展服务的教育教学,必须坚持做到:一是确定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81e4c3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