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空间服务

2023-04-26 16: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欢迎阅读!
图书馆,服务,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书馆空间服务

作者:高玉波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21

本文阐释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涵义,介绍了图书馆空间在其历史发展各个阶段所扮演角色,揭示了图书馆空间从载体到资源的演变过程,以咖啡图书馆创客空间为主要空间服务形式,说明了图书馆空间在新时期的崭新发展态势。 关键词 图书馆 空间服务 咖啡图书馆 创客空间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50-0156-02

空间,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一切物件占位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度量,是与时间相呼应物理概念。在以往的图书馆理论研究中,人们更倾向于从历史和时间的维度来对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讨论,从空间维度考量分析图书馆服务的较少。 随着社会服务方式的不断丰富和服务力度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备受关注。

近年来,伴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日星月异的变化,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兴起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图书馆实体空间存亡的讨论,甚至把传统图书馆推向消亡的边缘。面对这样的冲击,实体图书馆不能再仅仅作为文献服务的而存在了,开拓图书馆空间服务,把服务背景转为服务对象,从而引领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新常态。

1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涵义

图书馆服务类型多样,基础服务包括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讲座培训服务等;深层次的服务包括知识挖掘服务、定题服务、情报服务等;从社会学角度讲,图书馆还提供公共文化宣传推广、社会教育方面的服务。无论从什么角度划分,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空间是作为这些服务发生的载体而存在的,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时间相对应。

空间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式、新理念正在被图书馆人及公众所认可和欢迎,创客空间馆咖模式第三空间,这些概念和实践活动的兴起,实质上表明:空间不再是仅仅作为图书馆服务发生的载体而存在,其作为图书馆特有资源的身份逐渐被公众认识。图书馆的空间不只是承载服务的容器,也是公众享有的一种服务对象,是从服务空间空间服务的华丽转身。 2 从载体到资源的转变

按照图书馆界的普遍观点,图书馆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图书馆对于我国来说是舶来品,藏书楼可以被认为具备了古代图书馆形态的雏形,在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书楼的命名上,多以殿称之,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古代藏书楼大多为私人或少数群体服务,一般只允许阅览、摘抄,而不能携带出去,因此,在空间的设计上多为封闭式的,空间实用性较强。尽管有一些藏书楼空间设计较为有特色,但其作用仍是为了衬托藏书及藏书楼主人气质,并不作为特有资源而存在。 1902年,古越藏书楼建立,我国第一所具有近代图书馆性质的图书馆建立;1903年,在武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大学图书馆,1904年,湖北省和湖南省图书馆也相继建立。解放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虽然在战争中经历了一些坎坷,经过后期的努力和不断摸索,仍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和专业图书馆等构成的图书馆体系。在不断引进和学习西方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理念,图书馆界出现了大馆舍=大服的观念,各地区图书馆兴起大拆大建,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建立,但是大空间并没有带来大服务的发展,图书馆仍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服务类型单一,以传统的借阅、参考咨询服务为主,图书馆的空间价值尚未发掘,围绕空间的服务没有展开。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逐渐被公众熟识,传统的以实体图书为载体的图书馆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冲击,一连串围绕图书馆存亡的论题在图书馆界开展,传统图书馆到底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献资源是否可以代替实体图书馆,实体图书馆将何去何从,在图书馆人的努力挖掘下,图书馆价值被重塑,公众对于图书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不仅纸质图书不会消亡,图书馆的资源也不再局限于文献资源上,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城市的地标,公众享受休闲时光、开发创造力的重要空间受到广泛的认可,创客空间、第三文化空间、馆咖如一股春风唤醒了图书馆的活力,空间正在作为图书馆发挥核心价值的重要资源走上时代舞台。 3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典型案例 3.1 咖啡图书馆

咖啡图书馆对于我们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目前,已有上千家咖啡图书馆在全国各地开花,深圳、北京、上海、重庆的咖啡图书馆数量均在30家以上。

咖啡图书馆,顾名思义,是将咖啡馆与图书馆的部分服务项目进行融合,从而形成兼具咖啡馆和图书馆双重功能的一种服务形式。20136月,由深圳本土社会企业青番茄网上图书馆发起咖啡图书馆计划,只要咖啡馆保证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就可以为其免费提供200册图书,每季度进行更新替换。

咖啡图书馆已经成为人们进行阅读、休闲、创意及交流的重要服务形式,公共图书馆应顺应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紧紧抓住读者对于阅读环境的体验需要,尤其是当下热爱自由、轻松、舒适的读者群体,对图书馆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和配置,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各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同的功能区,为读者打造丰富的阅读体验,把文化传播与休闲生活有机结合,推广慢阅读、慢生活的图书馆空间。 3.2 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一个为创客们提供实现创意、交流创意思路,通过学习新技术、接受技术培训,分享学习创意,开展创造的空间。图书馆建立创客空间的历史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873年,至今已有140余年。最初的图书馆创客空间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开辟专门的空间来传授工艺制作,为人们免费提供技术培训,逐渐发展为出借工具和设备共享、提供创作空间。 我国上海图书馆的·新空间是典型的创客空间,创意阅览室,触摸屏、感应器、3D印机、机器人等科技元素为创客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共同分享、学习讨论、亲手示范,图书馆成为新创意和新思想孵化的重要基地。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空间,从传统的文献服务向知识共享转型和重建,时代赋予了图书馆新的使命,图书馆也努力体现自身全新价值。 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能够促进公众、社区与学校的教育和学习,推动图书馆的改革和创新,增强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能力,为传统图书馆转型提供了契机,为图书馆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运作还应更丰富,不仅在大型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更要把这种服务方式推广至各层级图书馆,根据图书馆面积大小、服务人群数量、读者需要,建立不同内容的创客空间。 4 结论

图书馆空间服务不仅是图书馆在功能和服务方面的挖掘,更是图书馆价值内涵的重建。图书馆不仅具备物理空间属性,还具备精神和社会属性,图书馆更应成为一个平台,一个圈子,一个城市的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更应该适应读者的时代需求,嵌入这种第三空间,丰富城市的慢阅读;与此同时更应该扩大宣传、拓展功能、加强环境提升和设施的改造,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增强图书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凝聚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郭海明.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07):1-4. [2]江山.图书馆空间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6):51-52. [3]王敏.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及构建方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a65a4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