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023-01-01 10:08: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欢迎阅读!
荣誉感,集体,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一个班集体各方面成绩的好坏和班主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如何培养好一个班集体好的学习氛围呢?关键让每个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指人们意识到作为一个集体成员的尊严和荣耀的体验。如加入共青团,党组织的人都有一种光荣而幸福的体验,生活在一个先进的班级体里感到很自豪,等等。集体荣誉感能促使人们珍惜集体的劳动成果激发为班级体争光的意识,是集体成员团结向上的凝固剂,能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是激励人们改正缺点,积极向上,战胜困难的无形力量。所以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把引导学生爱班级,爱学校与热爱祖国有机结合起来。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班级缺乏荣誉感,班集体就会失去教育功能。集体荣誉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材的巨大引力场,它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向前发展的社会,面临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在社会重视教育的表象之下,有很大的功利性趋向,青年学生的自身价值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对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加上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渐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转。父母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孩子身上,其表现为对子女过分溺爱,家务事全由大人包揽,学生缺乏自觉动手做家务及料理个人生活的意识。这种习惯带入学校,就自然出现班级集体中的事情很少有人主动去做,再加上由于很多学生从小在家庭里就缺少龄集体环境的锻炼,对同学、对班级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就表现得更加明显,造成集体荣誉感严重缺乏。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我校是一所县城寄宿学校,每天起床后学生要整理内务,而内务整理的质量能看出一个班集体学生的精神风貌,如何叠被子,如何让床单看上去更整洁,甚至牙膏牙刷如何摆放我都和一起去商量着完成。好的身体是学习的重要保障,所以我要求晨跑是学生尽量不请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不分寒暑,我都坚持陪着学生一起跑步。就这样通过这一件件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学生和老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在身体力行,从而做到老师所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行为规范的良苦用




心,然学生看到每一个要求每一个规范老师都率先做到了。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二、花点心思,营造的氛围。

在学校里,教室是孩子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只有让他们爱上教室,才会重视班级的工作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家之主应通过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室里我不是老师而是一位家长,我是在以家长的身份去要求教育他们,这样也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老师。走进学生心里是重点,经常性的和学生进行交谈,办公室,教室,走在路上等等我抓住一切能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等方面和学生深入交心,以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老师是向着他们的,是为他们的健康发展而努力的,工作是琐碎的、费神的,然而却能把爱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



三、活动,是集体中永远唱不完的歌。

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每周一次的班团活动是同学们畅谈心里话的时间,不但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是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途径。每隔一个周,我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进行大家一起来”——安排一些级组的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等等。实践证明,当全班同学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时力量是无懈可击的,于是,便有了班会课的总结——为学生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消化活动中领悟出来的道理。这样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发挥好集体中的榜样作用。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尤为关注,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正因为这样,同学当中的优秀分子成了集体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榜样。在每周班团活动中,我在班上都要表扬一部分学生,比如文明宿舍,文明个人,好人好事等等,利用班会课做好宣教育鼓励同学们积极为班级做好事。起初,同学们对这个活动抱着半知半解的态度。当我发现小张同学随手捡起走廊上的一块小纸块时,我便隆重其事,他的事迹登记在教室后面黑板报上,并在班上大肆宣扬。接下来几天,班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好人好事,而我也同样事无大小地一一把它们登记在榜。发现榜样效应效果不错,于是,我便对症下药,在班上安排了德育方面一帮一结对子。先在班上选出十位榜样”——热爱集体之星、助人为乐之星、爱劳动之星等,再通过观察了解把他们和班上在行为或纪律方面表现不那么好的同学编排为同桌,并给这些对子制定相应的目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无形压力和期望下,榜样得到的是能力的培养,同桌得到的是行为习惯的规范。






五、把集体教育带出学校。

我们在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他认为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行德行。同样道理,德育教育也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更多地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家里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让其回家帮父母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回到学校的时候,把上周回家帮父母做的事情,在班会的时候和其他同学交流,并且在小组内选出优秀事例,以小组汇报出来,最后选出优秀小组。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没有一个人会视自己的无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集体荣誉观是德育教育的重头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d8bbf1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