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江南曲》

2022-04-16 17: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江南曲》》,欢迎阅读!
百首,南曲,唐诗



唐诗三百首《江南曲》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在唐代,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思征夫词;一是怨商人语。这是有其历史缘由、社会背景的。由于唐代疆域宽阔,边疆多事,要征调大批将士长期戍守边疆,同时,唐代商业已很兴旺,从事商品远途贩卖、常年在外经商的人日见增多,因而作为这两类人的妻子不免要空闺独守,过着孤独孤独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必定要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抒写她们怨情的诗也就大量消失了。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传出了一位商人妇的口吻和心声。诗的前两句“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所讲的是一件可悲、可叹的事实,所用的语言却平淡、朴实,没有作任何刻画和烘染。我们在观赏诗歌时会发觉,有的诗句要借助于刻画和烘染,而有的诗句却正是以平实见长的。它们往往在平实中见情味,以平实打动读者。这是由于,其所写的事物本身就具有感染力气,其表现手段愈平实,愈能使读者看到事物的真相和原形,而也更简单吸引读者。这两句就收到了这样的艺术效果。而且,就一首诗而言,在布局上要平、奇相配。诗人之所以在上半首中叙说力求平实,是为了与下半首中马上消失的奇想、奇语形成对比,取得平衡。




下半首“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两句,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以空际运转之笔,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依据上半首的内容,假如平铺直叙写下去,或许应当让这位少妇埋怨夫婿的无信,诉说自身的苦闷;但读者万万意料不到,诗人竟然让这位少妇异想天开,突然想到潮水有信,因而悔不嫁给弄潮之人。这就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更深刻地展现了这位少妇的苦闷心情。其实,潮有信,弄潮之人未必有信,宁愿“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天真语,也是苦语、无奈语。这位少妇也不是真想改嫁,这里用了“早知”二字,只是在极度苦闷之中自伤身世,思前想后,悔不当时罢了。

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李益的这首诗与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都是“无理而妙”。钟惺在《唐诗归》中评这首诗说:“荒唐之想,写怨情却真实。”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说:“不知如何落想,得此急迫情至语。乃知《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是怨怅之极词也。应当说,这首诗的妙处正在其落想看似无理,看似荒唐,却真实、直率地表达了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的怨情,与其说它是无理、荒唐之想,不如说它是真实、情至之语。这里,因盼夫婿情切,而怨夫婿之不如“潮有信”;更因怨夫婿情极,而产生悔不当时“嫁与弄潮儿”的非非之想。这一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内心活动过程,正符合这位诗中人的心理状态,并不违反生活真实。

唐代有些名诗人擅长从民歌吸取养分,特殊在他们所写的绝句中有




不少风貌接近民歌的作品。这首诗就富有深厚的民歌气息。它的诗题《江南曲》,本是一个乐府民歌的旧题,是《江南弄》七曲之一。诗人选择这一题目来写这样的内容,其有意仿照民歌,更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f66d65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