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学随笔关于《野蜂飞舞》的一点反思

2022-07-20 01:3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音乐教学随笔关于《野蜂飞舞》的一点反思》,欢迎阅读!
音乐教学,飞舞,反思,随笔,年级

精品文档

一年级音乐教学随笔关于《野蜂飞舞》的

一点反思



《野蜂飞舞》是小学一年级的一节音乐欣赏课。本周这节课我上了两节,却给了我两节不同的感受。

首先讲第一节。本节课是欣赏此去的第一班,根据以前欣赏的经验,我认为学生听出此去描绘的音乐形象因该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直接提出问题:“请听听这段音乐表现的是那种小动物?”在听得过程中,有个孩子说听着很害怕。我想,蜜蜂的确是一种让人害怕的动物,所以就附和了这个学生的说法,结果这样一句不经意的话却给了孩子们很大的误导。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以后,就不再听音乐了吗,直接说老虎、狮子、这些猛兽的名字,别说是蜜蜂了,就连说一个带翅膀的搭边的音乐形象都没有。于是,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我请同学们再次聆听。这次我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了一些:“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表象的小动物是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是天上飞的?”以为这样的问题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但是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依然有许多学生说是地上跑的那些猛兽。无奈之下,我只得告诉他们是天上飞的小动物,然后选出几种带翅膀的小动物供他们聆听选择,但学生的思维依然打不开。总之这节课由于课前的小失误,上的很累,很失败。

2016

1 / 2


精品文档

鉴于第一次的失败,在第二个班级上这节课时,我第一次提出的问题不像第一次那样问的比较的宽,而是直接提出一个有选择性的问题:“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的小动物是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是天上飞的?”每说出一种动物形象都会做出相应的动作,从听觉视觉上都给学生一种形象的感受。在这个问题的引导小,以及动作的模仿影响下,多说学生很快听出是带翅膀的小动物。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聆听第二遍,提出问题:“带翅膀的小动物有很多,比如小鸟、蚊子、蜜蜂、蜻蜓等,这个音乐到底是描绘那种小动物呢?你能从音乐中听到这个小动物的叫声吗?它会是谁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步步引入,学生很快听出音乐形象,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反思:经过这两个班级的欣赏教学,使我明白了不是学生聆听的感受能力不强,也不是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如何上好欣赏课,关键在于老师怎么去引导,怎么去设置问题。问题设置的巧妙、合理,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着正确的方向流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欣赏课上对问题的设计,要合适、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真对性要强,不要太空、太大。

2016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1c3ac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