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简化和拼音化的看法

2023-01-12 19: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汉字简化和拼音化的看法》,欢迎阅读!
拼音化,汉字,简化,看法,关于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范文大全



汉字简化、拼音化,孰是孰非?

已经上了3《汉字五千年》这门课,我收获颇多,感受颇深。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那么汉字到底要不要简化和拼音化?二者又各有什么利弊?我在查阅期刊资料后,反思、总结我的看法如下:

汉字简化顺其自然,汉字拼音化暂不支持。

一、汉字简化的好处:

1、五十年代,《汉字简化方案》出台,很快就得以推行,成为法定文字。所以简化汉字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也可以说整理异体字和简化汉字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

2、汉字的简化是中国文字的进步,因其字数少、书写简便,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便利了大众,使文字更加贴近大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讨论:

1、港、澳、台及海外同胞不接受简化字,不仅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因简化字本身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虽然简化原则中有这样一条:规范化:消除异体字、突出形声特性、尽量保留表意特性,但简化汉字仍然丧失了大量象形、会意和形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汉语白话文中词的多音节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但远远不能把他们完全抵消。

3、消减偏旁部首抹杀了汉字的优点。汉字有“文”与“字”两类:“文”是偏旁、部首和单纯字,“字”是“文”组成的复合字。“文”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提示字的意思;通过形声等方式,提示字的读音。而简化汉字由于删掉或修改了原来汉字的偏旁、部首,也在很大程度上把偏旁、部首的这些重要功能消减了。

综上,我认为汉字的简化应顺其自然。既然现今的形势决定了绝大部分人都只熟悉

简化字,不会写甚至不认识繁体字,就应该承认简化字的优点大于缺憾。但我们既不能强制学生学习某一类文字,也不能限制某一类文字的发展。繁体字和古文字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必要性,但不能强求每个人都了解它们、掌握它们。我们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时过分关注某一事物更容易揠苗助长。

二、反对汉字拼音化的理由:

1、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由此观之,现行汉字有着使用的悠远历史,厚重文化内蕴,这是拼音字所不能替代的。

2、自汉字产生以来,书法就诞生了。书法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中独树一帆,且为国人喜爱、推崇。若汉字拼音化,书法文化随之消亡,无疑会造成中华文明难以估量的损失,华人心目中的中国精魂也将面临危机。

3、汉字的语法规则毕竟是经过长期积累而沉淀下来的,它较之拼音化文字在使用上要更适合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汉字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形态变换,不必像其他语言(如英语有大量的多音节词适合用拼音表示,而且同音词的大量存在容易造成歧义,也帮助了形声字的发展。



4、由于地域广袤,我国存在严重的方言分歧,使得很多方言在语音上无法沟通,极大1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范文大全



地阻碍了汉字向表音化方向发展。如果采用汉语拼音化,则会使人们在本就存在的语音差异基础上加大交流困难,是交流陷入困境。再者,我国目前通行的汉字已经够用了,它适合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综上我认为虽然拼音文字有其易学、易用的特点,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厚重的国家,汉字的使用已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很难在短时间内实行汉字的拼音化。因而,汉字拼音化在目前还不成熟,汉字拼音化目前不予支持。



参考资料:韩敬体:《谈我国的汉字简化问题》傅永和:《谈规范汉字》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364731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