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8-07 08:1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赏析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孟浩然,钱塘,赏析,诗歌,练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 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渤澥:渤海的古称。 15.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

C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 16.本诗与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荀子以假舆马”“假舟楫为例,得出 的结论。(荀子《劝学》

2)屈原在《离骚》中,用美人作喻来表达自己遭朝廷小人妒忌陷害的苦闷的两句诗是: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 写出了诗人惜春的感叹, 的行为以表现伤春。

15D(本诗中的钱塘潮形象不是淡泊洒脱,是雄健壮美) 16.①多感官结合。“百里闻雷震”“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分别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来表现钱塘潮声势巨大,惊心动魄。 ②侧面表现。通过观潮的人来侧面表现钱塘潮,写人们听潮、出观、待潮、观潮、观感,层层渲染,来表现钱塘潮的奇观。③比喻。“惊涛来似雪”通过比喻手法,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的情景,令人惊心动魄。(一条2分。答“虚实结合”酌情给分。虚是“百里闻雷震”,遥闻潮声,想象大潮的壮观;实是“惊涛来似雪”,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赏析: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并且震动百里。首句五个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先声夺人,很有力量。次句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公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三、四句写人们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五、六句描绘钱塘江潮到来的壮丽景象。但诗人不是直接写潮,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澥表现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激荡的伟力。了“惊涛来似雪”,才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惊心动魄。但立刻又以“一坐凛生寒”收束全篇,戛然而止。“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读者也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一般观潮诗往往只极力描写大潮的雄伟壮丽,而这首诗从人和潮两方面来写。写人主要写听潮,写出观,写待潮,写观潮,写观感,写出了观潮的全过程。写潮用了一虚笔一实笔:虚是“百里闻雷震”,写遥闻潮声;实是“惊涛来似雪”,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 17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486e8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