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2023-05-07 03: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5课三大改造》,欢迎阅读!
改造,三大

5 三大改造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在搜集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大改造》情景故事:李老汉的困惑

李老汉是贫苦农民,老伴早年过世,有一儿一女,和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怀对新生活的向往。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他得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指望着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但现实并非如此。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李老汉的生活,看看能不能帮助他解决一下实际困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困惑一:李老汉在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分到了土地,但是他很快发现靠自己单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也没有耕牛,更没有钱买种子。后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的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李老汉为了活命,只得将土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种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思考:

1.李老汉为什么要卖地?——分散致贫,制约生产力。 2.怎么解决李老汉的困难? ()农业改造的原因 1史料展示:

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农村调查发现,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发现,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提示: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教师提问: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提示: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有关农业合作化的图片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说说农业改造的结果是怎样的。

提示: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李老汉的新生活:李老汉加入了生产合作社后,和其他社员一起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社里庄稼大丰收,李老汉分到了许多粮食,很快还清了高利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困惑二:李老汉的女儿从事纺织,只有一台织机,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活艰难,回家诉苦后,你知道李老汉如何帮他出主意吗?

4教师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引导学生思考: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提示: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

困惑三:李老汉的儿子在上海水泥厂当工人。来信说: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还很郁闷。这家水泥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现在都解放了,可是我们的劳动条件很差,工资很低,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剥削工人,不给开工资。为什么都解放了,资本家还能剥削我们工人呢?

思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资本家还能剥削工人?——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了算。

2.怎么消灭剥削呢?——把工厂变为国家的。 3.用什么手段将资本家的工厂变成国家的? ()对工商业的改造

1教师过渡: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2史料解读:

材料一: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

材料二: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位资本家的肺腑之言 3读课本和材料分组探讨:

(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5a217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