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作品对比

2022-07-08 10:5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外美术作品对比》,欢迎阅读!
美术作品,中外,对比

中外美术作品对比

无论古今中外,人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和艺术的追求。然而经过一代一代的发展,东方和

西方对艺术和美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形成了不同地画派,各自有着不同的绘画特点。

一、 中外美术作品的总体特点对比

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 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而多用散点透视法,强调抒发作者的主 观情趣,表达一种美的意境。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 觉。国画大多是保持线条的流畅,一笔呵成

而不是西方的画了还可以再改。

西方画的特点: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 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早期的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绘画首先要形似。后来渐渐 又形成了印象画派,以梵高、莫奈、马奈、塞尚等为代表。

二、 中国美术作品的特点

1)国画注重意境

作画应有引人入胜的意境,而画中意境不是任何画家都能达到的。其原因是画家笔下所 表现多是一般的境,没有强烈的感染力,没有使人历久难忘之境。

意境比现实更吸引人,更具备理想的高度。作者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加工,把观者 从画外引

入画内,再从画内引到画外,启发了人们无穷的回味,抒发隽永的通思。做到这一 点,一方面依靠作者本身的修养,另一方面能否在生活中发现最具有画意的契机,也是非常 重要的。

2)国画注重对笔墨的操控

国画注重对笔墨的操控。这需要作者经年累月甚至数十年的练习。懂得操控笔墨也就渐 渐能画出画的意境、能画出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

齐白石先生经过数十年的艺术探索,能够把握对象活的形貌、质量感、运动方式、环境 关系及个性特征,否则画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懂得笔墨也 善于操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 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 的技巧。白石翁画虾,乃河虾与对虾二者惬意的“合象”。——李苦禅 )(虾的精神状态, 虾的有弹力的透明体,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把


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完 满的表现出来,这样丰富的内容,齐白石先生用的是及简练的笔墨,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 一笔,一笔一笔可以数得出来。一一叶浅予

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 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老师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 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 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 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齐白石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 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 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三、西方美术作品的特点

1 西方传统绘画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 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 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 术的杂质”。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还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 这大概就是传统绘画区别于现代派绘画的重要标志。传统绘画在艺术上的这种不纯粹性,主 要表现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 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作自己的任务。这种描述性在杨

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上得到了充分反映。

随着相机的产生,人们对原来最求的艺术产生了怀疑,推动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



2 西方印象画派

印象派画家的绘画生长在写实主义的土壤之中,但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准确而客观地描 绘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视觉感受。印象派画家对瞬间视觉感受,对色彩、氛围、笔触的关注, 超过对社会历史、宗教、伦理的关注,正是在这一方面,他们与此前的欧洲画家走上了不同 艺术道路。到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直到今天,印象派绘画 在世界各地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仍然超过绘画史上其他流派的作品。


梵•高在自己绘画的成熟期创作了《向日葵》这幅作品,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 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 得火红火红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 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在这里你用 “栩栩如生”来描绘这些向日葵,已经显得软弱和浅薄,因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是一朵 朵燃烧的生命,画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有人说这是“梵•高的向日 葵”,因为那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

作为一位用生命创作的画家,梵•高将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内心的情感意识与东方绘以巧妙融会,在最惨烈的生活境遇和对艺术狂热执着的追求中,树立起了划时代 的丰碑。

画的因素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7c9233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