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总结报告模板

2023-05-04 14: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总结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汇报,进展,创建,模板,情况

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我街道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西坞街道共有行政村23(自然村60个)个居委会。20XX929日止,共有在册残疾人1165人,其中,肢体残673人,精神残142人,智力残98人,听力残126人,言语残9人,视力残112人,多重残5人。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有303人。下面,我就我街道爱心街道创建和工作进展情况作总结:

一、目前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1、加强创建组织建设。

街道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市委办〔20XX59号文件)要求,建立了以街道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在各行政村(社区)中选聘出了联络员24(自然村联络员58名)其中自身残疾人11人残疾人,亲友2人,村文书8人,村民兵连长、妇女主任3人,该项工作经过多次调整后才得以落实,进一步完善我街道创建工作的组织络。制订街道创建实施方案和进度表。 2、做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为了迎接今年十月份上级对我街道“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达标验收,街道专门成立了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下设康复服务站,站长由卫生院院长担任。并以西坞卫生院为龙头,在西坞卫生院原有场地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出30平方米的场地用作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目前卫生院康复指导站正在建设中,街道残联与卫生院正积极讨论筹备康复指导站的相关设备配置问题,争取在已落实相关康复指导医生的前提下,早日建立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技术服务站,为残疾人群体服务,使残疾人群体形成了专业康复与自我康复相结合、专业指导与自我训练相结合的康复保障机制。在康复服务信息方面收集工作上,从XX年开始,街道残联积极收集各村的残疾人康复需求信息,走村入户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截止今年9月份,街道残联已发放轮椅车60余辆,助听器14只,助视器8只,安装假肢6人,白内障免费复明62人,并先后为800余个康复对象进行了康复服务,受到了残疾人群体的一致好评。在前几年工作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街道残联对市残联下达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各项低限指标任务以各村(社区)人口为标准进行了分解,运用现有的残疾人联络员队伍,要求各村联络员亲自上门,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致残原因,方式,生活、教育、医疗、养


老情况,以及各类残疾人助听、助明、助行等康复需求,以便更好的为残疾人弱势群体进行康复服务,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相关指标要求。 3、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为了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落实,街道残联通过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后,全面掌握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街道残联对各类重度残疾人和四项补助对象进行了调查、摸底,做到主动上门,应报尽报,至今残联已落实了120位残疾人为单独施保(补)对象,65户残疾人家庭为四项补助对象,27户残疾人家庭为托(安)养对象,每季度下发资金分别为单独施保(补)27512元,四项补助19500元,托安养18576元,将这部分贫困残疾人纳入到保障体系中,而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使其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街道残联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助残活动,在春节、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了贫困残疾人家庭,五年合计上门慰问了27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资金达96000元,使残疾人家庭充分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加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信心。 1 2

二、下部工作计划

在我街道已有的工作基础上,下步街道创建工作小组计划查漏补缺,抓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我街道创建扶残助残爱心街道的工作。 1、完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程

全面实施残疾人重点康复工程,深入开展白内障复明、低视力助视器和助听器的验配、聋儿培训,假肢安装、智障康复、肢残康复、精神病患者监护及残疾人辅助器具配置八项指标达到20XX年全国一类地区“人人享有康复”标准。建立完善残疾人康复工作服务体系,以街道卫生院康复服务站为龙头,结合街道建设村卫生服务所的契机,将其纳入康复项目工作中。结合西坞实际选定康定、山下地、茗杨、泰桥、金峨五个行政村建设村卫生服务所,着力改善农村卫生医疗现状。这标志着西坞开始全面打造“20分钟就医圈”的卫生服务体系。而后以这5个康复服务室为中心点,将康复服务辐射开,使得80%以上村(社区)建立康复训练与技术服务站,进一步加强康复服务的横向服务面。结合每个村配备的残疾人联络员来配合康复医生开展工作。残疾人联络员陪同康复医生上门进行服务,重点对残疾等级为一级,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居家安养实施对象进行结对上门康复服务,保证每月上门服务不少于两次,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而相关服务档案将由联络员掌管,街道残联每年年底组织相关部门上门考核。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康复服务的质量,同时可以及时了解残疾人的需求,保证档案的完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81937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