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淡淡紫——李商隐《菊花》作者简介及背景赏析

2022-07-13 05:0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暗暗淡淡紫——李商隐《菊花》作者简介及背景赏析》,欢迎阅读!
李商隐,暗暗淡淡,赏析,菊花,背景



暗暗淡淡紫——李商隐《菊花》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1]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逝于郑州,葬于故乡怀州雍店(今沁阳县王庄镇)。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李商隐通过吏部考试,释褐授官,做秘书省校书郎,但他在秘书省仅仅几月就被调到地方,担任宏农县尉(今河南省灵宝县)。到任不久,又遭受一次打击,因为他把狱中死囚改判活罪,触犯了观察使孙简,被罢官,正碰上姚合代孙简任观察使,又要他还任。李商隐和姚合关系不错,但他内心深处对自己屈居县尉一事,始终不快,不甘久居,一心想入朝任职。开成五年,他的岳父王茂元入朝为官,他便告假携眷到长安居住,以求汲引。此年九月四日,为谋求新的出路.他又辞去宏农县尉。到会昌四年。在杨弁之乱过后,他又移家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他自述此时自己“遁迹丘园”“前耕后饷”,“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重祭外舅司徒公文》)。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赏析】

《菊花》诗的末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与本诗末联所抒发的感概,可以说同中有异。《菊花》诗中,笔者曾经说到,李商隐对于升君白玉堂一事,已觉无望,却想到自我毁灭,成为菊花酒,这样便可以浮在用黄金铸成的鹦鹉杯,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这种感情,虽嫌激烈,却毕竟带有升上殿堂的愿望。到本诗,那些激烈的感情淡化了,苦竹、椒坞、微香、涓涓泪、寒雁、暮蝉、细路独来、清尊相伴,一片叹老嗟卑的味道,甚麼火气也没有了。其殆晚年的自叹之作欤!

除了末联,前四句形容菊的色、香,与《野菊》的笔法相类,只是后者的描述更为抽象,以作者的观感为主。五、六写凋零迟暮,亦与“已悲节物同寒雁”的情感相类。末联则可见上述的分析,笔者对於此文有二点看法:首先,说李商隐“自我毁灭”实是见仁见智,我们也可以解读为一种升华,成为菊花酒是需要酿造的,留下的反而是精华,所以《菊花》诗的情感的确比《野菊》来得积极一点。再者,李商隐尽管叹老嗟卑,但基本性格是不会变的,前文曾分析《野菊》诗中的苦竹、椒坞、微香,与《菊花》诗的陶令、罗含同样有贤才的涵意,都是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品格的肯定。我们从《菊花》、《野菊》、《临发崇让宅紫微》三首诗中,可以看到李商隐处在不同时空之下的感叹,但是也可以见到李商隐始终如一的态度,诗人的自尊心不曾稍减。最后,笔者以为选用《菊花》诗对照《野菊》,较另二首诗作更适合,既可以摆脱附会史事的牵强,亦可於写作技巧、用词遣字、情感强度作同中有异的比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96337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