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客至》赏析

2022-09-02 04: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客至》赏析》,欢迎阅读!
杜甫,赏析



杜甫《客至》赏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结庐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所作,杜甫由秦州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成都,靠友人的资助于上元一年即760年,在浣花溪村建起草房,有了暂时避风立足的地方。本诗作者原注喜崔明府相过基本上揭示了该诗的主旨。喜,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崔明府是杜甫的舅舅(唐诗宋词》导读,隋慧娟北京大学出版社87页),过,拜访,访问。所以该诗主要表现的是客至时的喜悦之情。



首联第一句舍南舍北皆春水大多注家认为是浣花溪环抱着草堂,表现草堂环境的优美,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但一水何以环抱成南北两方,不好理解。也许草堂南北各有一河。字最能传达作者的感情,他不是赞美这满目的春水,而是用字体现他淡淡的愁思。春水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愁绪”“”“离愁等意象。春天水正涨潮,作者的忧思也如春水。这一点可以从好多古诗词中找到例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表现出虽然浣花溪旁的景色优美,环境优雅,但生计之愁、家园之愁仍让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第二句但见群鸥日日来,但,仅,只的意思。群鸥,野鸭。在古诗词中常象征隐逸之士,作者每天只能见到的是群群鸥鸟。从文字上看,表现出作者对单调乏味景物的厌倦。其实草堂周围的环境是丰富优美的。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堂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同上)。境因心起,这里暗含着作者对无奈而隐居生活的不满情绪。虽然他嘴里说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但窃比稷与契的杜甫,一直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岂会甘心隐逸。这一联写客至之前,所写景物是悲景已为全文蓄好了势,是以悲衬乐,以忧衬喜。



颔联承,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紧接着首联写外景、远景,到近景、细景。点客至之题。和舅父执手而谈,因是至亲,不同于一般,亲切得有点亲昵。上句作者因为心情十分高兴,就欲扬先抑地谦虚:两边长满花草的小路,也没有因为您的到来打扫,似有点凌乱;常年关闭的柴门今天也是第一次为您打开。舅父乃至亲,不同一般,佳客临门可以诉心曲、说真话,无需避讳和隐瞒,可以畅所欲言,让作者无比喜悦。作者在草堂宴客无数,常有友人前来,




如果是普通朋友,作者不至于如此高兴,何况无论在秦州还是在成都,作者和邻里关系都相处得很好,也不至于蓬门常闭。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为农》,说明这个地方毕竟还有八九家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有客》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宾至》。何况还有在四川做高官的高适(高彭州),至此作者为什么对崔明府的到来却格外欣喜就不言自明了。经过那么多的战乱,那么多的事件,和朋友的诗酒唱和,作者只能压抑着内心深处的忧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也许只有舅父的到来才可以尽情地倾吐。



颈联转,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宾主宴饮的生活场景,宕开一笔转写待客的随意,体现来人是至亲,无需着意。也许谈话投机,也许杜甫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倾诉,气氛显得十分融洽。上句盘飧市远无兼味,飧,餔也,申时之食也(《历代诗评注本》上,王文濡主编,北京市中国书店346页),飧,熟食。无兼味,指没有第二样。之所以这么简陋是因为所住之地离集市太远。这不过是作者在开话之前的自谦之词,其实也是主人延客的生活常理。并不能以此推说杜甫生活贫困,相反隐含的是对这特殊的客人无需着意安排。否则自锄蔬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过客相寻》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春日江村》五首),就都不好理解了。特别是此联下句樽酒家贫只旧醅,因为家里贫穷无钱去买酒,只有拿出自家酿的陈酒了。作者殷勤劝酒,竭诚尽意,边谈边饮,越喝越高兴,越谈越尽情。曹操曾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却说借酒消愁愁更愁,酒仅是凭籍,用它做媒介谈话倾吐才是本意。尽管作者曾说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遣意》二首),此句言外之意,仍是写至亲到来时的喜悦之情,以菜酒的薄衬托交情的厚。



尾联合,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将自己的欣喜兴奋之情推向高潮。该诉的委屈诉完了,压抑的心情开始舒展,幽情被发泄,更显得毫无顾忌。抒情的基调由以,以,蓄好了势,此联通过一个细节的刻画,让快乐之情跃然纸上。语调柳暗花明走向高亢。上句肯与邻翁相对饮征询客人的意见,字,还有假设的意思,即如肯《杜诗杂说》四川人民出版社,曹慕樊著266页)。如肯和邻居老人一起饮酒。言外之意是作者与这些邻居经常在一起饮酒,只是相对于客人来说是陌生的。如愿意让他们来助兴,招之即来。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经常有酒伴来往,作者自己也常叨扰人家啊,现在招呼他们过来是很合常情的,要客人愿意。下句隔篱呼取尽余杯,呼应首联,完成思想的起讫。无需亲自去请,隔着篱笆呼喊就会到来,至此杜甫与邻居的关系,与客人无拘无束的情谊已一睹无余了。



综上所述,这首七言诗作者并非埋怨朋友的少至,表现他决心隐居世外;非表现他闲居江村的寂寞。从文字本身看就是为了表达崔明府访问他时的喜悦之情。而这其中更能体现的是不管经历多大磨难,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他总是卑未敢忘忧国。只是历经忧患,他内心的压抑无处诉说,无论闲居还是和朋友饮酒他心中的块垒是无可消除的,而舅父的到来却不同一般,于是字里行间都透出了喜悦之情,无论是以景衬情,还是以酒菜的衬交情的,既符合生活的常情常理又富于情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c76754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