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随笔.doc

2022-12-05 11: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吃饭随笔.doc》,欢迎阅读!
随笔,吃饭,doc

吃饭随笔



天下无如吃饭难这是挂在北京白云观的一副牌匾,说的就是民以食为天。我没见过这块匾。可别人讲给我的时候,我信。这人世间,吃饭,乃是天大的事。古人说的在理,今人感悟更深。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要吃好的关键,还得看做得好不好,要不然大家伙为什么都愿意去饭馆酒店,这就得感谢厨子,一个把吃饭上升了一个层次的神圣职业。

我的母亲是一位很会做饭的女性,手特别巧,虽然比不上厨子,但做出来的饭确实好吃。爸爸曾经开玩笑说当初看上你妈,就是因为她做得一手好茶饭!您可别笑,咱们大多数青海男人找媳妇儿的第一要求就是茶饭好。要不怎么说想让一个男人对你死心塌地,首先要管住他的胃呐。

不过, 说到做饭,母亲的厨艺还是有一段历史的,有如今的好手艺,可是得益于姥爷的言传身教。我的姥爷是位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一名教书先生,他的爸爸也就是我太姥爷在旧社会是马步芳手下的一位大队长,您想想,在那个年代,当个一官半职,这吃上肯定是要比一般老百姓家里好很多,最起码也会像电影里财主家那些碟碟碗碗的吃饭场面一样,再加上姥爷是家中的独子,这吃上肯定差不了。妈妈讲,在几十年前,物资匮乏,油水很少,那年代过年家里宰一头猪可是件非常奢侈的事儿,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候宰猪还专门要给宰猪人五块钱另加一溜槽头肉才行。但对于宰猪的屠夫来讲,为主人服务,一头猪绝对要物尽其用才对得起那五块钱。首先将猪头,猪耳朵,猪


肚,猪蹄子卤出来,大肠装成豆面肠,小肠装成猪血肠。猪肘子留着他用,剔出的排骨也要卤出来,五花肉做成扣肉和糟肉。这时候,就会有一些肥膘被扔掉,虽然为数不多,但姥爷每每看到这个情景时,眼泪花都快出来了:可惜可惜可惜啊!姥爷是真舍不得把肥腻的猪膘扔掉,可你留着干嘛?众人不解。可姥爷只是笑笑。原来他自己创新了一种吃法:把肥腻的猪肥膘在开水中煮熟,切成一寸五长的条块,加入面粉鸡蛋挂糊,在油里炸至金黄色,趁热沾着白糖吃酥软可口,竟然还有股苹果的清香。吃过的人都以为是炸苹果,没人会吃出那是用大家嫌弃的猪膘做的。除了猪膘,这猪皮,姥爷也发明了一种新吃法,将煮熟的猪皮挂干在油里炸至金黄,再将猪皮发的像羊筋般绵软,可以炒菜,凉拌,烩菜。您看看,老人家爱吃更研究吃呢! 好多年了,吃饭在姥爷家从最低要求变成了最高享受,盆盆罐罐,都成了姥爷研究食谱的器皿。要吃出花样,还要吃出健康。对我们这些孙子辈来讲,在姥爷家吃饭那简直就是享受,一大桌子,每次的美味又都不一样,真是难忘啊!要说到姥爷的拿手菜,那一定就是苏合丸了。将糯米饭蒸熟,晾到温热,苏合丸的重点是里面的馅儿,加入红绿丝、核桃仁、花生仁、芝麻、冰糖,最重要的是加入橘子皮,这也是姥爷的发明,把带着橘香的馅儿拌好,加入板油用手揉,搓成圆团,再用油炸至金黄,放入碗里蒸,蒸好摆盘撒上白绵糖,关键的关键是撒酒,用火柴点燃,这样绵糖才能化开渗入到苏合丸里还不浪费绵白糖。写到这儿,真是不得不佩服老一辈的勤俭持家。 青海人家的早餐可谓是花样繁多,咸香适宜。这里要提到的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d3f7e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