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迪厄的场域和惯习概念(共3页)

2023-03-19 05:2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布尔迪厄的场域和惯习概念(共3页)》,欢迎阅读!
迪厄,惯习,布尔,概念

布尔迪厄的场域和惯习(ɡuàn xí)概念

布尔迪厄的阶级概念是同场域space)的概念相联系的。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里, “社会是一个场域的范畴。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 基础之上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利益、资本、社会位置是场域的构成要素。换言之,场域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它强加在每一进入该场域的个体行动者身上,是权力分配的结构,任何个人欲获得(huò)利益,必须进入相应的场域。场域因此也是一个利益冲突和争夺的战场 而阶级指的就是在该场域结构里位置相接近的人。场域的结构,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一场域内的报酬、利润、制裁,都有相对确定的结构。但是,这种外在的结构,并不能机械地约束参与者的行动。这是因为惯习在起作用” [6]

惯习(habitus)由沉积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lìshǐ)关系所构成,是客观而共同的社会规则、团体价值的内化,它以下意识而持久的方式体现在个体行动者身上,体现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布尔迪厄认为,对外在客观性内化的程序的解释是其创生结构主义的重要任务。在现代社会里,不同的教育通过仪式、游戏、训练将社会空间结构描摹在人们的心灵上。作为外在结构内化的结果,惯习具有(jùyǒu)某种大体上一致的系统方式,并对外在场域作出回应。惯习是通过体现于个


人的躯体上而实现的集体的个人化,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生物性个人的集体化,人们的生活实践都是由惯习这一深层的生成原则决定的。作为人们生活的生成原则,它还是社会实践的分类体系。通过这样的实践,人们相互区分开来。它是理性的运作者,但是只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运作者,原本就存在于社会关系的历史系统之中,因此超越个人。它又是一个策略系统,实用的逻辑。惯习所产生出来的行为方式并不具有严格的推演规则性,它总是在与变动不居的各种情景的遭遇中,确定自身,遵循一种含混不清的实践的逻辑,与日常世界关联。”[7]简而言之,惯习就是一个场域结构里各个位置(wèi zhi)的人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心智结构,而这种心智结构又对产生它的场域结构具有生成性的型塑作用。

6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1998 , 《实践与反思(fǎn sī):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31-156

7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kānɡ ),1998 ,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57-18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eee844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