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材施教

2023-02-02 05:09: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因材施教》,欢迎阅读!
因材施教

浅谈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也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在一个班内,几十个学生,其禀赋、知识基础不可能完全相同,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这个班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状况,然后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制订授课计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传授不同要求的知识,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教师只有树立这样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才能精心地设计教案,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吃了,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

那么教师如何因材施教呢?


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首先,要改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或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做法。明确“学生探索,教师引路”的教和学的关系,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得知识。这样才有可能调动每个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再次,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最后,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并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论文格式”、“年终总结”、“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faa4be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