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的六个步骤

2022-04-08 02:1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鉴赏的六个步骤》,欢迎阅读!
古诗,鉴赏,步骤



古诗鉴赏的六个步骤

面对古诗鉴赏,许多考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那么鉴赏古诗有没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呢?当然是有的。下面以高考题《过香积寺》为例,作简要分析。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养神,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鉴赏这首诗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了诗歌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类别等,是解读诗歌重要的切入点。《过香积寺》的标题就揭示了诗歌所写的事件。联系诗题,略读诗句就会发现诗歌主要写了寻访途中所见到的景物,于是可确定它是写景诗,那么鉴赏的关键就是要体会景中之情了。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大家会发现许多诗题都能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类别——送别诗、主要事件及送别对象。进而可推断其思想内容:或为依依不舍之留别,或为情意深长之勉励,或为坦诚忠心的告别。



二、读作者

常言道,诗言志言为心声。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往往决定诗人的情感、人生态度和观点立场。因此,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是十分重要的。《过香积寺》的作者王维是大家熟悉的,他出身状元,历经安史之乱,仕途坎坷,受佛道思想影响,向往归隐生活(《山居秋暝》就寄托了这种思想),以山水田园诗见称,作品特点诗中有画诗中有道。了解作者这些特点对我们把握《过香积寺》的景物描写及景物的内蕴有很大帮助。本诗的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静深山古寺图,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这正符合作者的归隐思想。再如杜甫,历经安史之乱,一生飘零,居无定所,于是在他的诗歌里经常流露出飘泊的愁苦(如《登高》《旅夜书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16215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