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

2022-10-04 04:5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欢迎阅读!
重阳节,传统节日,禁忌,2021

Word文档

2021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

重阳节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节日之一,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而重阳节又称为是敬老节,女儿节等,那么重阳节的禁忌是什么呢?重阳节的传奇故事又是什么?以下是我为大家预备了2021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_重阳节的传奇,欢迎参

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确定前去拜师学艺。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踪迹。有一天,他突然观看面前站着一只洁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

阅。

前一看,鸽子却飞出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



2021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

忌行房事。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到达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

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又

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害。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

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最终把剑术练得炉火纯青。

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留神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忌煮饭。过去传奇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

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

来恐吓人。

南去了。

忌回娘家。在重阳节这天,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否则会给婆婆带来灾难。有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忌送菊花。因为那是祭花。

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支配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

忌说节日快乐。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

等着斩杀瘟魔。

身体健康全家平安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传奇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青年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

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

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突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

面扑来,瘟魔立即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村子里直

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

1 / 2



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最终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敬重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

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抓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先让乡亲

桓景回到家乡,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又把菊花酒倒出来,

中午时分,汝河里狂风怒吼,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出水走上岸来,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觉察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终觉察村民们都躲在山


Word文档

奔瘟魔而来,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今,汝河两岸再也不闹瘟疫了,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重阳节风俗 重阳登高

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风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便。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或许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知名,以诗知名,以酒知名,以爱菊知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

2 / 2



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插茱萸与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祭祖

有些地方的群众,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祖先。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2021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d96991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