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颜体书法风格

2022-10-22 01: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颜真卿的颜体书法风格》,欢迎阅读!
颜体,书法,风格,颜真卿

颜真卿的颜体书法风格

颜真卿书法,随之他的年岁并进,笔法也随之变化。我们先分析以下他早期的作品。

不同阶段颜体风格

就以《多宝塔》来说,用笔横纤竖壮,粗细搭配适度,结体严谨平衡端正,字形方峻秀润,神彩清妍。每字之左右两竖呈相背( )形取法内折。《东方塑画赞》和五十五岁写的《鲜于氏离堆记》,用笔结体,风神气韵都和《多宝塔》相差不远,这个时期的书法特点,正象宋苏轼所说的:“鲁公平生写碑,唯 《东方塑画赞》为清雄,字间横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书,虽大小相稳,而气韵良是”。有人还说颜真卿这个时期受褚遂良的影响很大,行笔多用公法,自己的特征尚不明显。诚言,这种评价是贴切的。颜真卿这个时期是在沿袭晋唐书风学习和吸收营养,但他也在摸索变法的路子,为以后用古籀、草篆入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十多岁以后,颜真卿的书法开始变化,五十六岁写的《颜家庙碑》是变法的起点,笔法开始变分为篆。清劲瘦硬,六十岁写的《颜勤礼碑》横轻竖重,变转处亦转亦折,一字中相对的左右两竖由相背而变为想向的孤(())形。法取外拓,已形成了自己的风貌特点。六十三岁写的《大字麻姑仙坛记》,行笔熔分铸篆,转角及翅起外恒转鲜折。外形已撑足圆满,规循短削。到了七十二岁写的《颜家庙碑》及《自告身书》,更向凝重峻伟。深厚雄肆发展,这时他的书法山在到完全成熟,炉火纯清的地步。

综上所述,纵览颜书全貌。他的书法给人一种体态雄肆,豁达庄重,舒展开朗,雍容大度,豪岩遒劲,气势磅礴,筋骨苍拔,刚柔并济,外密中疏,撑足圆润,古拙老辣,大气凛然的感受。在习颜的过程中,我曾吟句诵其特点为“颜书通变晋唐,经纬列分阴阳,体态雄健豁达,气质疑重挺苍,结构撑足圆满,神姿剑拔驽张,甜俗混浊不染,枯拙老辣端庄,总的说来,颜真卿对晋唐以来的传统书体多有突破,他异军突起,一扫二五以来江左的姿媚书风。具体说来,在用笔


上,破按翻折而后劲,变 绞转而后遒;在取法上,破分法而为篆籀入皙;在结体上破内 而取外拓;在形态上破蹈矩而重循规;在取势上,破倚侧取媚面为圆遒取势,在气度上破开豁变化而为雄浑丰满;在神韵上,破形体外扬秀丽典型,立肃穆中含自在满足。所以后人说他是继大王以后的又一个书法大改革家。

习颜的要点

由于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成就显赫,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唐柳公权就是习颜而又有所新的创造成了大家。宋代的书家也多半临写过颜书。如苏轼、黄庭坚,蔡囊都得力于颜字,米 早年虽不习颜,但后来也很佩服他。清代的钱南圆、何绍基、翁同龠三家都在颜字上下功夫。钱得颜的严整,何得颜的秀拔,翁得颜的厚重,多是吸收颜字营养的好处。

学习书法,贵在用笔;《宣和书谱》评论颜字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屈铁,戈如发弩,千变万化,各具一体。”这是对颜字的点画用笔说的,这里说习颜的要点,也着重从这个方面说一点粗浅见解。

1、注重点画。用笔集全力于毫端,按常规逆入顺出,仰抑顿挫,要做到点如坠石,横如锥划沙,竖如屋漏痕。蹲 坠石,乃千钧并发气势磅礴;锥划沙刀镌石裂,纵横藏机;屋漏痕蜿蜒曲拆,流畅自然比如写点,用笔要力满劲足,沉郁凝重,取其雕鹏俯视。巨石坠落之势,方显得气势豪岩;写横当逆落挚走,顺出重按,顿收,如勒马之僵,似刀刻石玉之痕,方得其力拔劲直;写竖要抢笔筑锋;蹲过力行凸胸而出,贵战而雄,或如露垂复缩,或如悬针曲势,方显得变环势曲,质厚雄伟,颜字的其他笔画,亦是固浑实厚,饱满得势。如捺是三折出刀蹲而后收,出锋开似鸟爪;撇是卧笔疾罨,形似利剑;戈是弯度均匀,形似发弩;勾是蹲而后转,反趋抱腹,出锋如足踢物,他用笔翻按转折,偃仰向背,均可万毫齐力,力透纸背,学者可细心领会,必得其蒙发,自有长进。

2、掌握弧势。颜字点画,笔笔三折迥旋,无一笔直来直往。既便是点、勾短画,其弧势或背式向,始终寓于运笔之中,横细而不僵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23e816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