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家园

2022-08-01 15:3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设美丽家园》,欢迎阅读!
美丽,建设,家园

建设美丽家园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弥勒怎么办



弥勒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耀



今后一段时期,是弥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努力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如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结合弥勒实际,全力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努力实现新跨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紧扣旅游发展目标,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州委、州政府提出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美丽家园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真抓实干,从基础做起,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美丽家园建设目标,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一)紧扣旅游发展目标进行规划的原则,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弥勒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实施“三大战略”,强势推进“四化联动”,认真落实“五项任务”,大力开展“五项行动”,其中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是一项重要任务,并且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已经收到明显的成效,惠及到一部分群众,所以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必须紧扣旅游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将美丽家园发展目标与群众利益紧密融合在一起、与旅游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有先有后,有易有难,克服资金不足的问题,实施美丽家园建设,使群众真正看到实施美丽家园建设所带来的实惠。一是做好湖泉生态园周边村寨的建设规划。结合美丽家园建设,紧扣“一村一策”认真做好湖泉生态园周边13个村寨的建设规划。加大村寨路网、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力度,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为弥勒加快旅游城市建设打下基础。二是做好东风农场管理局建设规划。东风农场管理局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市最高,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加之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因此,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在东风农场管理局,可以重点打造以农业展示、旅游休闲、生态观光及娱乐为一体的高原特色农业生态园和现代农业精品农庄。三是做好民族文化旅游建设规划。弥勒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比如:西三可邑、西一红万、巡检司高甸等都有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结合美丽家园建设,认真做好具有弥勒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建设规划。

(二)紧扣经济基础和参与程度的原则,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美丽家园建设要紧扣经济基础,弥勒山区与坝区经济基础不同、各有特点,决定美丽家园建设侧重点不同,比如: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从村容村貌以及环境卫生整治等入手,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紧扣地区经济基础,认真考虑美丽家园建设,只依靠政府投入,政府财力有限,美丽家园建设难以推动,而美丽家园建设的主体是群众,政府要引导、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来,让群众知道自己才是美丽家园建设的主体、受益的主体。要紧扣群众参与程度,建设弥勒美丽家园,群众是主体,党委、政府要积极引导,做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使广大群众真正认为建设美丽家园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三)紧扣先与后、易与难的原则,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弥勒的地理环境是云南省以及红河州的缩影,山区乡镇分布在东西两山,坝区乡镇分布在昆河公路沿线,地区自然条件的


差别决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山区与坝区建设侧重点的不同,而美丽家园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必须紧扣先与后、易与难的原则,区别各乡(镇)、村的不同特点,紧密结合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同区域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循序渐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幸福美丽家园。 二、紧扣气候优势,加快弥勒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云南具有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越自然禀赋,地理优势独特,气候类型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这就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省委、省政府同时还提出探索适合云南实际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路,云南将重点抓好“六大内容”:一是大力发展高原粮仓;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三是大力发展山地牧业;四是加快发展淡水渔业;五是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六是大力发展开放农业。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将在发展六大重点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渔、云林“十二大品牌”,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弥勒市委、市政府在此之前,提出的巩固提升“粮、烟、蔗、畜”,加快培育“菜、果、花、药”均涵盖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十二大品牌之中,这说明市委、市政府的农业发展思路是紧扣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出的,是不谋而合的。而且很多省内外客商到弥勒来发展农业产业,是看中弥勒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条件。因此,弥勒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紧扣地理和气候优势,才能找到发展的核心。

(一)紧扣气候优势,科学谋划山坝发展。继续按照巩固提升“粮、烟、蔗、畜”等传统农业,加快培育“菜、果、花、药”等新兴产业的农业发展思路,紧扣气候优势,在昆河公路沿线及坝区乡镇,结合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谋划“菜、果、花”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在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结合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谋划石榴、芒果、柑橘等特色水果规模化发展;在东西两山高海拔地区,结合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谋划核桃、水果等特色林果和特色生物药材规模化发展。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弥勒优势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二)紧扣土地流转,加快规模化发展。发展规划再好,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家庭式发展模式来发展农业,无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家庭式发展模式,不能有效解决在信息、资金、科技、劳动力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探索不断完善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制度。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规模化发展,而走规模化发展路子,必须千方百计克服土地流转瓶颈制约。由于农民传统土地观念和我市农村耕地人均占有面积小等因素的影响,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瓶颈,部分农民宁可自己种传统农业,收入少一点也不愿意出租土地或参与规模化种植。因此,要认真研究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问题,探索建立一套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配套相关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可以通过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破解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瓶颈。

(三)紧扣资金投入,突破贷款担保。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资金投入是关键,目前的贷款抵押重点只局限于房屋抵押,很多农村宅基地、林业产权、地上附着物等由于政策限制,不能作为贷款抵押,随着一些农业龙头企业进驻弥勒,当前的贷款抵押政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带动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金融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农村宅基地、林业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问题,用活用足国家金融贷款政策,拓宽贷款渠道,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使高原特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强大的资金投入。

(四)紧扣产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原特色农业要发展,离不开水、路等基础


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因此,要紧扣产业规划,以“产业规划到哪里、资金整合到哪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完善到哪里”为原则,实现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做到两条腿走路。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过程中,同步实施农业水源建设、农田配套建设、田地质量提升、养殖条件改造、农机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六大工程” 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条件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切实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64343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